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王子中的妃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司马懿和曹真被命令为辅政大臣,辅助魏明帝曹睿。明帝时,司马懿多次迁徙抚军将军、将军、太尉等重职。曹芳,明帝崩溃,托孤幼帝,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首先被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十年前(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开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控制京都。没有曹爽,司马懿一家独大,曹魏军权落入司马氏手中。
在曹丕和曹睿时期,皇室宗族的权力大大降低。当司马懿的父子篡夺曹魏的权力时,王子们作为国家的障碍几乎什么也没做。可以说,他们无助地看着江山的主人。即便如此,仍有一位王子打算攻击司马懿,稳定曹的国家。这是曹操所有儿子中唯一站出来反抗的人。这个人是曹彪。
[img]166544[/img]
曹彪(195-251年),字朱虎,三国时期曹魏皇族,曹操第十七子,生母孙姬。他和曹上、曹勤是同父同母的兄弟。曹彪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寿春侯。黄初二年(221年)晋升爵位,迁移封地为汝阳公。222年升为益阳王,同年又升为吴王。224年,改封寿春县。226年,魏明帝即位,升迁,迁徙封地在白马。232年,楚王被改封。当时,他们严格防范宗室亲王。为了避免这些亲王形成一定的势力,他们不仅不能掌兵干政,还严格监视日常生活。
据史书记载,曹彪从小智慧勇敢,文学才华横溢。他很受父亲曹操的欢迎,但他为自己感到骄傲和不安。当一位相士遇到曹彪时,他说曹彪57岁时会有刀兵灾难,但曹彪不同意。青龙元年(233年),曹彪前来见面时违反了禁令。曹睿知道后,他下令减少三个县和1500户的封地。
嘉平元年(249年),兖州刺史令狐愚和太尉王凌计划迎立曹彪为帝,在许昌建都,讨伐司马懿,令狐愚派张式至白马,与曹彪建立联系。曹彪不安的心又被吵了起来,他无法坐视曹家的江山,改姓换主。之后,曹彪专心等待王凌和令狐愚的好消息。
[img]166545[/img]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王玲上书以讨伐东吴为由,计划乘此起兵反抗司马懿。出乎意料的是,消息透露,司马懿先发制人,开始率军讨伐王玲。后来,王玲在司马懿的欺骗下投降,并在被押解到洛阳的路上自杀。事后,司马懿大肆惩罚参与事件的人员。王玲、令狐愚等人被杀三族,参与反叛的楚王曹彪显然不会孤单。然后曹彪自杀了,他的妻子和几个儿子被解雇为平民,搬到了平原县。
曹彪,高平陵之变时唯一反抗司马懿的亲王,是什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