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为何手下的士兵也一呼百应?

安禄山是让大唐朝走下神坛的猛人,感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从此,唐朝风雨飘摇,再也没有走上正轨。后人把安史之乱的爆发归咎于安禄山的野心,他不满足于当臣子,他想当皇帝。但问题是,一个人的野心再大,也需要实力去实现。当安禄山决定发动安史之乱时,他手下的那么多士兵都知道为什么反叛朝廷?

事实上,据史书记载,当时朝廷的文武官员并没有想到士兵们会跟随安禄山造反。杨国忠得到安禄山反叛的消息后,不仅没有惊慌失措,而且自豪地说:“现在叛乱是安禄山和其他少数人,他的士兵肯定不会同意,不到10天,安禄山的头将被送到长安。”杨国忠的判断主要是基于唐玄宗多年来对东北军队的好处,没有欠过工资,对士兵家属也很好。@ 每个人都认为士兵们必须站在朝廷这边。

[img]163073[/img]

但士兵们还是一呼百应跟着安禄山造反,根源在于安禄山给了这些士兵恩惠。而这种恩惠,是朝廷无法给予的,那就是官职。在唐玄宗之前,武将的任命权集中在朝廷,高级军官的任命是总理的推荐制度,中下级军官的任命由军事部门负责。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朝廷可以全面控制军队,避免军队中的人身依赖。

但唐玄宗实行幕兵制后,唐代军官任命制度也发生了变化。毕竟,不可能要求十四镇中下级军官到长安兵部选拔军官。@ 最后,我们只能把中下级军官的任命权交给节度使。随着幕兵制的启动,职业军人开始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下级军官眼中只有节度使,从不知道朝廷发生了什么。

[img]163074[/img]

此外,由于招聘制度的模式是当地征兵,安禄山手下三镇的士兵不是关内人,他们的家人都在东北。因此,即使他们叛乱,朝廷也没有人质。但如果造反成功,就可以跟随安禄山一辈子的荣华富贵。这样,河东、范阳、平卢三镇的士兵就不用担心了。反正他们的官职都是安禄山给的,自然要一路跑到黑。特别是安禄山手下的文官,为了从安禄山手中获得更大的官职,他们拼命为安禄山策划反叛细节。

相应地,当时关中的军事力量越来越弱。当时,唐朝的主要军事力量集中在西北和东北地区,以防止吐蕃和突厥的入侵。这些野战军是百战余生的长安守军。因此,士兵们认为安禄山必胜,长安的军队不堪一击。他们必须争取如此大的胜算。因此,他们都跟着安禄山反抗。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为何手下的士兵也一呼百应?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为何手下的士兵也一呼百应?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