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诸葛亮和钟辉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您参考。诸葛亮在北伐中绕道而行。钟辉攻打蜀汉时,钟辉为什么要去子午谷?为什么两个人完全相反?
蜀建兴六年来,诸葛亮平定了南中叛乱,开始专注于北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了复兴汉朝、回归旧都的口号。
既然诸葛亮明确提出了还在旧都的口号,为什么诸葛亮没有走更接近故都长安的子午谷路线,而是绕道北伐,与曹魏争夺雍凉地区。
[img]162445[/img]
另一方面,钟会摧毁蜀国,从长安直奔南方,最终摧毁西蜀国。那么,为什么钟会的出兵路线与诸葛亮大不相同呢?诸葛亮的军事战略不如钟会吗?
诸葛亮为什么要绕道远征魏
在诸葛亮的几次北伐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子午谷之争。
早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就提出了一项备受争议的军事计划:
今假延精兵5000,负粮5000,直接从褒中出来,沿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但10天就能到达长安。闻延正在死去。与东方相聚。——《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在魏延的想法中,诸葛亮带领主力军北上进攻陇西,而他带领5000名精兵沿着子午谷北上进攻长安。夏侯谋胆小无谋,一定会弃城逃跑。进攻长安后,他会与诸葛亮汇合,一举平定关中。
[img]162446[/img]
在这个看似完美的计划中,有许多致命的缺陷:
1.子午谷泥泞不堪,十天内很难到达长安。一旦陷入子午谷,不仅达不到惊喜攻击的目的,还可能被夏侯谋伏击,进退失据,导致毁灭。
2.即使魏延到达长安,夏侯真也没有理由被500名士兵吓坏。长安是魏国第二大城市,也是雍凉地区的咽喉。一旦失去,夏侯真肯定会被追究责任。
3.魏延攻下长安后,很难守住。诸葛亮之前的北伐最多只有10万人,而魏的机动兵力不到35万人。曹丕南征孙权之前就证明了这一点。整个关中平原和横跨千里的凉州,体积有多大?以西蜀的国力,根本吃不下。如果你粗心大意,你可能会埋葬蜀汉。
[img]162447[/img]
诸葛亮拒绝了魏延的提议。
长安不是诸葛亮的首选目标
@ 我们应该明确一点:旧都是最终目标,而不是战略目标。从诸葛亮几次北伐的出兵路线上不难看出,他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关中平原,而是千里之外的雍凉地区。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放弃故都长安,与曹魏争夺雍凉地区呢?
隆中的伟大之处在于,为刘备夺取世界提出了一套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跨荆益、西河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治。
刘备去世的五年里,诸葛亮劝农桑修水利,然后亲征南中,镇压和使用,派邓芝出使东吴,重启孙刘联盟,完成了最后四个条件,但“跨荆益”始终无法实现。
现在荆州已经陷入困境。如果诸葛亮冒险东征,再次发动夷陵之战,不仅违背了东孙权的观念,还可能与东吴玉一起燃烧。然而,诸葛亮并没有放弃隆中对中的想法,而是默默地在心里调整,把荆益变成了凉益。
凉州位于西部边境。自古以来,它就有着强烈的民俗风情,也是世界战马的主要产区。魏国强大的龙溪铁骑就依赖于此。汉中军民自被曹操强行内迁以来,不再符合蜀汉北伐的战略物资储备基地。
因此,诸葛亮几次北伐的军事物资必须从成都运到前线。数百英里的剑阁栈道崎岖不平,物资损失巨大。凉州沃野千里,特别是天水县,是西北小麦的主要产区。如果蜀军得到龙右,他们可以在当地耕地,一劳永逸地解决粮草问题。
更重要的是,凉州是与西部国家沟通的唯一途径。控制凉州就是控制丝绸之路。随着与西部国家的友好交流,蜀国可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经济水平将取得质的飞跃。
[img]162448[/img]
雍凉地区几年前刚刚被曹震等人征服,羌胡人并没有完全归属,曹魏对游牧民族的镇压也使他们对曹魏离心离德。这就是为什么江维北伐总能得到羌胡人的帮助。
诸葛亮与魏延的争执不是子午谷,而是战略观念的差异。
赢得钟会并不光彩
@ 钟会军队没有经过子午谷,而是从斜谷道和唐罗道南下攻蜀:
钟会统十多万军队分为斜谷、罗谷入、魏兴太守刘钦趣子午谷。-三国志钟会传。
其中,刘钦从魏兴县西渡绵水到子午谷南口,没有经过子午谷。
而当曹真攻蜀的时候,就是走了子午谷这条路,走了十多个月,不仅没有走出谷口,甚至没有看到蜀军的脸。
[img]162449[/img]
有了曹真的教训,钟会一定不会选择这条路。
至于最后的战争结果,钟会似乎有点胜之不武。
归根结底,战争是为了争夺国力。虽然近年来魏国政局混乱,国内战争不断,但远未动摇国家。另一方面,在蜀汉,公元253年费祎被刺死后,姜伟执掌蜀汉军权后,以倾国之兵北伐,军国主义,最终使士兵疲惫不堪
公元262年,姜维最后一次北伐结束,由于朝中黄皓的专权,刚刚战败的姜维不得不选择在叠中屯田避祸。
此时,在千里之外的洛阳,司马昭正在密集规划灭蜀之战。司马昭认为,蜀国只有10万军队,其中约5万军队驻扎在成都和各州县,可调用的机动力只有4万或5万军队。其中,江维督2万军队驻扎,汉中只有3万军队。
[img]162450[/img]
此外,早在公元260年,姜维就将汉中措手周围,御敌于外的战略调整为集兵聚谷:
众围齐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重点镇守以捍之。有事的日子,游军,伺其虚。-三国志江维传
在姜伟的构想中,将敌人放入汉中盆地,坚壁清野,坚守汉乐二城,坚守阳平关,等待敌人后勤不足,集中优势兵力破敌。
然而,该计划对将军的军事素质要求很高。对于人才萎缩的蜀国来说,该计划的容错率太低。
@ 司马昭只需要派一支强队来约束姜伟,南征军队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汉中盆地。此前,姜伟上疏建议加强阳安关和阴平桥的防范,但刘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实与姜伟的估计一模一样。
邓艾率军包围,诸葛绪直插阴平桥头,而钟会则毫无妨碍地进入汉中腹地,直接进入阳安关。
[img]162451[/img]
汉中只有3万名守军,钟辉手中有12万名关中军。即使分兵包围汉乐城,也有绝对的优势军。此外,钟辉还可以征服汉中。主要原因是阳安关副将姜舒叛国投敌,使阳安关失守。进入阳安关后,汉乐两城的守军切断了外援,不能长期持有,最后只能失守。
英雄不以成败论
以上并不意味着司马昭和钟辉的策略有多聪明,但在蜀汉寺上,奸诈的人已经成为腐败的空架子,曹魏摧毁蜀汉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没有必要贬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而不是钟会的成功。无论是钟会、司马昭、诸葛亮还是魏燕,他们都是当代英雄。我们只需要从中学到有用的东西。
诸葛亮进攻,钟会进攻 为什么两个人走的不是同一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