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杨仪杀了魏延后为什么要自杀?真相是什么?

诸葛亮于蜀建兴12年(234年)去世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享年54岁。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历史故事。

杨毅,字威公,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魏延一开始不被诸葛亮信任,后来杨毅派马岱杀了魏延。奇怪的是,杨毅杀了魏延后,不仅没有得到奖励,还选择了自杀。为什么?

据记载,魏延与杨仪不和,魏延事发前,两人互相起诉对方有不轨犯罪之心。当时皇帝刘禅一时难以决定,于是问了老资历蒋婉和董允的意见。当时两人拍了拍刘禅的胸膛,保证杨仪绝对不会有逆谋之心,却怀疑魏延的忠诚。就连蒋婉也打算出兵阻止魏延,最后中途收到了魏延的死讯,这才放弃。是的,当魏延战败退役汉中时,杨仪派马岱杀了他。

[img]154259[/img]

在建兴12年(235),诸葛亮病危时,他召集费毅、杨毅等人讨论如何退出军队。诸葛亮当时的部署是让魏燕负责切断,姜伟撤离。诸葛亮对魏燕不太放心。如果魏燕违反规定,军队可以自己出发,返回汉中。诸葛亮死后,杨毅首先要求费毅测试魏燕的态度。果然,魏燕没有遵守诸葛亮的命令。

魏延此时不认为自己应该撤退,试图独自攻打曹魏,不配合杨仪的安排。无奈之下,费祎只能退一步与魏延商量北伐,退回汉中。费祎没有遵守承诺,他假意去和杨仪商量,想趁机离开大营。谁知魏延已经派人去了解杨仪的情况,听说他们还准备离开这里,勃然大怒。为了防止杨仪的军队撤退,魏延首先摧毁了他们返回汉中的唯一途径。杨仪的队伍也没有妥协,带着怨气打通道路,坚持撤退。后来魏延派军守褒谷口,阻止杨仪军队过去,导致杨仪不得不让何平突击魏延大军。何平呵退出了魏延的先锋部队,他们自知理亏,也没有太大的斗志反抗。就这样,魏延只能在一片兵荒马乱中退到汉中,最后死于马岱之手。

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了。事实上,诸葛亮并没有把军事权力完全交给杨毅,而是亲自做出了撤退的部署。杨毅只是执行的一员。在魏延看来,即使诸葛亮去世了,他仍然是指挥官。只要他和费祎合作,他就可以动员军队。杨仪只是一个负责执行的小参谋,说白了就是一个“跑腿”,根本无法动员军队。诸葛亮与魏延的分歧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军事思想不一致,诸葛亮主张稳扎稳打,一步一步,而魏延则更加激进。无奈之下,诸葛亮让杨仪带领军队。但杨仪却误解了诸葛亮的意思,认为这是诸葛亮对他的重视。他讨厌魏延,认为他是成为总理最大的绊脚石。此外,魏延自视甚高,很少软化。杨毅心胸狭窄,看不出别人比自己好。当然,他们不相容。

[img]154260[/img]

杨毅终于把蜀军带回来,杀了魏燕。他认为自己可以成为总理。结果,刘禅只给了他军师的职位,没有军事权力。然而,杨毅令人垂涎的总理职位却落入了蒋婉的口袋。杨毅认为自己的才华和战略不亚于蒋婉。当然,他拒绝接受。他不是一个脾气好的人。当然,怨恨溢于言表,每个人都会抱怨。

一个一直抱怨“祥林嫂”的人,自然得不到大家的喜爱。费毅好心劝他,但他说了很多不听话的话,甚至说了他后悔杀了魏延,希望再和他一起工作的话。@ 杨仪被起诉,不仅官员不当,甚至被流放。

可以合理地说,在这样的田野里,杨毅是时候用尾巴生活了,但他仍然没有放弃,经常说一些敏感的评论,导致了很多讨论。最后,朝廷无法忍受,命令抓住他,杨毅绝望地选择了自杀。

事实上,杨毅应该认为诸葛亮不让他掌兵,这意味着他不是总理的最佳候选人。诸葛亮在临终前明确告诉刘禅,蒋婉是最合适的候选人。如果诸葛亮真的喜欢杨毅,他会在刘禅面前或多或少地说。另一方面,虽然杨毅成功地领回了军队,但他确实是一支分散的残疾军队,但刘禅实际上非常不满意。

杨毅处决混乱的魏燕没有任何奖励。大多数原因是他实际上对混乱负责。最多,他弥补了自己的成就。如何奖励他?诸葛亮在撤军的安排中,实际上设置了防范魏燕的手段。在选择让魏燕撤离后,只要前面的部队撤离,魏燕就孤立无助,自然不敢勇敢,只能随大部队返回汉中。

[img]154261[/img]

杨仪没有及时传达诸葛亮的命令,而是派人去试探,结果被魏延识破,有机会反击,干扰了诸葛亮的策略。杨仪的犹豫给了魏延一个机会,魏延赶在杨仪之前,不仅使杨仪成为断后的人,而且有机会阻止他们退休。事实上,蜀军撤退后才从曹魏那里得到相关消息,这说明诸葛亮有后招。只要杨毅有机会,如果诸葛亮的病情好转,他们就可以继续北伐;诸葛亮病情恶化,虽然他们可以撤离,但他们可以进攻和撤退。杨仪根本没有考虑那么多,反而贸然刺激魏延,这就导致了这么多“不好”的事情。

事实上,魏延上书弹劾杨仪。虽然刘禅在蒋婉、董允等人的保护下暂时打消了对杨仪的怀疑,但他仍然不信任杨仪。

杨毅的个人能力不好,面对魏延,他残忍的杀戮足以让刘禅相当害怕。事实上,魏延之死不仅是杨毅的功劳,也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叛乱者。杨毅不仅没有意识到危机,而且肆意宣传,难怪他会为此付出代价。


杨仪杀了魏延后为什么要自杀?真相是什么?杨仪杀了魏延后为什么要自杀?真相是什么?

,,,,,,,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