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年薪是18000贯,换算过来要多少钱?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960年,赵匡胤成立以来,实施了重商政策,允许有能力的人铸造私人资金,民间出现了经商之风,导致了张择端后来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宋朝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虽然它的领土很小,但它占世界GDP的五分之一以上。
在没有军阀分离的政治开明战争中,宋朝人民的生活水平远远超过唐朝。据统计,1124年,宋朝人口已达数亿,但人均GDP已达450美元,远远超过当时世界各国。
但众所周知,封建王朝时期,人民与权臣贵族贫富差距巨大,人均GDP只能算是平均值,实际价值不大。如果对此有疑问,只能从北宋著名大臣包拯的工资中看出一两个。
包拯出生于1999年,1027年考入进士。当他去朝鲜当官时,正处于北宋的繁荣时期。起初,包拯也是一名父母官员,在各地任知县。在此期间,包拯无论商人在哪里,都有良好的声誉,受到人们的喜爱,包拯也迅速晋升。
[img]151564[/img]
包拯花了20多年的时间从一开始的正七品知县晋升为二品的三司使和枢密副使,但一路上,工资也丰厚得让当时的商人羡慕不已。据《宋史》记载,包拯身居高位时,月薪1500,即年薪1.8万。
据《宋史食品志》记载,宋代一贯相当于一两银子,一两银子可以买180斤左右的大米。按照目前大米市价3元一斤计算,当时宋代一两银子值540元。
虽然钱的购买力在每个时期都会有所不同,但包拯的年薪可以达到97万元,这是真的。这只是二级官员的年薪收入。据计算,宋代首相的月薪高达128万元,即年收入超过1500万元,这真的很可怕。
当然,包拯当七品知县的时候,工资也不错,一个月6.4万元。即使是明朝的宰相也会嫉妒这份工资。然而,宋朝将实行这种“高薪”制度,以表明官员的地位高于小贩,其次,初衷是“保持诚信”。
@ 宋代贪官不多,但高薪也滋生了享乐腐败。无论是高薪还是基本工资,很少有像包拯这样一生公平的官员能诚实为官。金钱是无辜的,但人们的贪婪是无法控制的。
包拯的年薪是18000贯,换算过来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