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苗晋卿简介:唐代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

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开元盛世,使唐朝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到8000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分离,宦官专权,国力逐渐下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苗晋卿(685-765年),字元辅,泸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唐代宰相。

苗晋卿出身儒家,进士及第,历任修武县尉、奉贤县尉、徐州司户参军、万年县尉、侍御史、兵部外郎、吏部郎中、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安康太守、魏郡太守、河东太守、工部尚书、宪部尚书。

安史之乱爆发后,苗晋卿因拒绝离开镇陕县而被责令致仕。长安失陷后,苗晋卿逃往金州,被唐肃宗召到凤翔拜为宰相。他曾两次担任侍中,进封韩国公,并开创了宰相对延英殿的演奏先例。广德元年(763年)以太保致仕。

永泰元年(765年),苗晋卿病逝,追太师,赐死亡,改死文贞。大历年间享受肃宗寺庙。

[img]148126[/img]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苗晋卿年轻时勤奋好学,善于写文章。后来,他被授予修武县尉。历任奉贤县尉、徐州司户参军、万年县尉、侍御史、度支员外郎、兵部外郎、官员外郎。

主持铨选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苗晋卿晋升为官部郎中,后与孙提一起被崇拜为中书舍人。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命苗晋卿主持官部全选事务。候选人为了肥缺,有的软磨硬缠,甚至出言不逊。苗晋卿性情谦虚,对此毫无愤怒。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苗晋卿晋升为吏部侍郎。他主持全选五年,政策宽松。他的下属利用这个机会作恶,导致贿赂成为一种趋势。当时,世界已经平坦了很长一段时间,每年有1万多名候选官员。虽然宰相李林甫也是官员,但他专注于政府。全选事务委托给苗晋卿和侍郎宋遥。

天宝二年(743年),皇史中丞张倚的儿子张氏到吏部候选。苗晋卿和宋遥因张倚正受玄宗宠爱,想要攀附于他,便在录取的64名官员中将张氏列为第一。大家都知道张氏从不读书,所以群议沸腾了。前蓟县县长苏晓云告诉安禄山,安禄山在见面时与唐玄宗一起演奏。唐玄宗亲自在花萼楼进行了测试,只有十分之一的录取官员能够通过考试,而张氏则直接交白卷。唐玄宗怒不可遏,将苗晋卿、宋遥、张倚一起贬官。苗晋卿被贬为安康太守。

历职致仕

天宝三年(744年),苗晋卿改为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他在河北工作了三年,成绩突出。他还被调到河东太守和河东采访使,但魏郡人民仍然为他建立了一个名声。此后,苗晋卿先后担任工部、东京留守、宪部。

天宝14年(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窦廷芝弃守陕郡。宰相杨国忠嫉妒苗晋卿的声誉,于是请苗晋卿为陕郡太守和陕郭防御使,试图将他排除在法庭之外。苗晋卿声称年老多病,坚持不肯上任。唐玄宗很不高兴,所以他要求他退休。

到德元年(756年),叛军强迫长安,唐玄宗入蜀避乱。皇太子李亨北上灵武,为唐肃宗,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当时朝中大臣大多被叛军俘虏,陈希烈、张军等数十人被送往洛阳接受伪职。苗晋卿从小路逃到金州。

复起拜相

到德国两年(757年),唐肃宗到达凤翔,召苗晋卿前往,拜左相,每次军国事务都要咨询他的意见。同年10月,郭子仪收复两京,唐肃宗返回长安。在苗晋卿的指挥下,他被封为韩国公,并被封为500户。

乾元二年(759年),苗晋卿看到唐军逐渐平息叛乱,上表乞讨骨头,要求退休。唐肃宗下令表扬,免去宰相职务,改授太子太傅。上元年(760年),唐肃宗又怀念老臣,再次拜苗晋卿为侍。

宝应元年(762年),唐玄宗去世。唐肃宗卧病不起,于是命令苗晋卿拍下坟墓,苗晋卿尽力辞职。不久,唐肃宗去世了。唐代宗继位,命令苗晋卿拍下坟墓。苗晋卿仍然拒绝接受。当时,苗晋卿年纪大了,走路困难,第二天就要求进入政府大厅。唐代宗允许他进入朝廷时不要急着走,并在延英殿举行礼物以示礼物。

[img]148127[/img]

晚年生活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攻入长安,唐朝宗逃往陕州。当时,苗晋卿卧病在家,受到吐蕃军的威胁。他一言不发,吐蕃军不敢加害。不久,郭子仪再次收复长安。唐朝宗免去了苗晋卿的宰相职务,崇拜他为太保,然后命令他退休。

永泰元年(765年),苗晋卿病逝,终年81岁。他追了太师,给了他死后的一份礼物。唐代宗还命令京兆少尹为他举行葬礼。元载总理之前被苗晋卿提拔过,所以他讽刺地说服太常寺把苗晋卿的死后改成文贞。大历七年(772年),苗晋卿的精神位置被放入唐肃宗的寺庙。

人物评价

李华:公成童好学,弱冠工文,二登甲科,三入高等。始于郡邑台省之任,终于廊庙台辅之器。

陆治:晋卿起文儒,致位台辅,谦柔敦厚,为三朝所推。

刘昫:⑴
晋卿慷慨诚实,是政举大纲,不要问小过,所有的好处都有。而秉钧衡,小心谨慎,不尽如人意。性聪明,练事体,百司文本,经目必知,修身守位,以智自全,议者比汉之胡广。⑵
晋卿谨身来事,足为纯臣,避寇全忠,固彰大节。但是,博达精审,难道不知道宽猛之道吗?奉林甫之旨,顺胥吏之意,悦附张倚,欺虚时君。生为重臣,奉林甫之势;死改美,引元载之恩。或者说晋卿不是聪明的宦官,诚不信。

宋祁:⑴ 晋卿慷慨大方,所以惠化说。再坚持政治,出入七年,小心谨慎,不骂是非得失,所以可以保护自己的宠名。然而,百官簿是最重要的,一省无遗,议者比汉胡广。⑵
孔子说很难。然而,人的才能是有限的,不可能是善良的。观圆之锐,失守出奔;晋卿优雅,但不那么优雅;冕明强,嗜利不知大体;辅政,名不如治郡。然而,每个人的长处都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圣人使人器之,不穷不能治。

个人作品

《全唐诗》有一首诗:《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言志》。

《全唐文》收录了六篇文章:《上肃宗辞摄冢宰表》、《上代宗辞墓宰表》、《皇帝欢迎上帝编史册表》、对文词雅丽策的“文词雅丽策”、《对不帅□寄军二毛判、郭公神道碑《寿州刺史》。


苗晋卿简介:唐代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苗晋卿简介:唐代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