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开元盛世,使唐朝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到8000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分离,宦官专权,国力逐渐下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魏贯之(760-821年),本名纯,字贯之,一字正理,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吏部侍郎魏肇之子。
魏贯之出生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进士及第。德宗贞元年间,他被任命为学校书郎和长安县城。顺宗李念即位后,他被提升为监督皇家历史。宪宗李春即位后,他被任命为礼仪部员外郎、官员外郎和巴州刺史。回到北京后,他被宪宗李春欣赏,因为他演奏得当。元和九年(814年)12月,他拜同中书门下的平章事务,很快就搬到中书侍郎身边。
随后,他在任职期间与裴度发生了冲突。他先是被免为官员侍郎,然后退出首都。他的先任湖南观察使,并因冒犯盐铁副使程毅而被解雇为王子詹。穆宗李恒即位后,魏贯担任河南尹,并被召回长安担任工部尚书。然而,他在离开洛阳之前就去世了。他62岁了。追求尚书的右仆人,死于贞洁,然后改变了死亡。
[img]148124[/img]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魏纯年轻时中进士,唐德宗贞元(785-805年)初年登贤良科,被授校书郎。任满后,转长安县城。
德宗末年,京兆尹李石有权势,建议德宗几天内完成。当有人向李石推荐魏春时,李石回答说:“我经常听说他很好。他和我的住所在一起。我经常想见到他。如果我有机会,我会向皇帝推荐他。”推荐人告诉魏春这件事,但虽然魏春表面上没有拒绝,但他已经好几年没见李石了,所以他没有升职。
进谏皇帝
805年,德宗崩,由重病儿子唐顺宗继位,顺宗登基几个月后禅给儿子唐宪宗。因宪宗名李纯,魏纯自称以字行,改用表字贯之,以避讳。宪宗为皇后不久,他就被任命为皇史监督员。他上表示,这个职位应该由弟弟韦担任。结果,他被任命为右补阙,韦被任命为监视御史。人们不认为这是他的自私。806年,杜从郁被任命为左补阙,魏贯之和翰林学士崔群认为这是不合适的。起初,杜从郁的官职被降为左拾遗,但仍是劝官。魏、崔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当宰相行政不当时,他们要求皇帝纠正。他们认为杜从郁谈论父亲的行政是不合适的。因此,杜从郁被改为秘书丞。
后来,魏贯之和中书舍人张宏靖主考制策,选出18人,后来以文才闻名。外郎,转礼部员。任上,原本是商人的少府监新罗人金忠义向两个儿子求官。魏贯之拒绝了,指出工商之子不能按规定当官。金忠义游说许多权臣为他说话,但魏贯之坚持说,并将此事上表皇帝,金忠义之子最终没有获得官职。韦贯之还言辞真诚地弹劾了金忠义为官的资格,使金忠义被罢免。改吏部员外郎。
元和三年(808年)4月,宪宗策试贤良方正直言不讳地告诫人们,魏贯之和户部侍郎杨于陵、左司郎中郑敬、都官郎中李益为考策官。三人批评了当前的政治,即伊阙尉牛僧茹、陆浑尉皇甫石、前进士李宗闵,魏贯之选他们为上等。然而,宰相李吉甫被他们的批评激怒,被视为对他的人身攻击。他哭着对宪宗说,对魏贯之和杨玉陵的汉林学士裴毅和王涯有利害冲突。皇甫坤也是王涯的侄子。由于李吉甫弹劾,裴毅、王涯、杨玉陵、魏贯之都被贬,魏贯之前被贬为果州刺史,几天后再贬为巴州刺史。但很快就被召回长安为都官郎中,知制高。第二年,拜中书舍人。裴仪当宰相时,曾三次演奏,宪宗不服从,但在魏贯之的指导下,裴仪所说的话被宪宗听了,于是裴仪说:“君以后就当这位了。“元和六年(811年)六月,他参加了李吉甫主张的大规模工资复查,包括中段平仲、兵部侍郎徐孟容、户部侍郎李江。改礼部侍郎。在两年的任期内,选拔的人比浮华更努力,所以试图影响考试成绩的人数减少了。他平静地说:“礼部侍郎比宰相更重要。宪宗说:“侍郎是宰相所任,怎么能重呢?“但侍郎是为陛下选择宰相的人,能不重吗?宪宗称赞其言。转尚书右丞,谢恩之日,面赐金紫。和尚来到门口说:“君将拜相。魏贯之命左右将他请出,说:“这是妄人。
拜相被贬
元和九年(814年)十二月,魏贯之被授予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实质宰相。迁中书侍郎。元和十年(815年),当朝廷军队与控制彰义的军阀吴元济交锋时,负责战争的魏贯之同事宰相武元衡被暗杀。当时杀害武元衡的刺客被认为是吴元济盟友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派出的。元和11年(816年),宪宗同时向王承宗宣战,魏贯之反对,认为同时举行两场战争会带来另一波类似于朱的叛乱,导致德宗被迫逃离首都。最好在对付王承宗之前平定吴元济,但宪宗不听。后来宪宗虽然很认可韦贯之的说法,但是诏书已经下来了。朝廷以宣武节度使韩弘为都统,又命河阳节度使乌重胤,忠武节度使李光颜合兵。魏贯之认为不应该设置统督,这将使将领持重,但没有被听。四年后,吴元济才按照韦贯之策平定下来,王承宗果然如韦贯所料臣服。不久,迁中书侍郎。同事们推荐张仲素、段文昌为学士,魏贯之认为他们行止不正,不宜在内庭,拒绝。当时左补阙张宿有口辩,得宠宪宗。宪宗命他出使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首相裴度想要求他越级的银丑章服。魏贯之拒绝了,认为张宿是奸夫,所以被张宿怨恨。韦贯之性格傲慢,不与他认为出身低的人交往。与裴度在御前论兵时,他也惹怒了宪宗。张宿弹劾他结党,八月,他被罢相为吏部侍郎。九月,翰林学士、左拾遗郭求为他辩护,结果被罢免,魏贯之又被贬为湖南观察使。弟弟郭州刺史韦也被贬,韦凯、李正辞、薛公干、李宣、魏处厚、崔韶都因与魏贯之相善被贬为州刺史。魏凯、李正辞、韦处厚都是清正之人,却因此被贬,开始向内外讨厌张宿。
[img]148125[/img]
护民免职
魏贯之任湖南观察使后,有一次,由于作战和国库不足,宪宗命令盐铁副使程异出使诸道督的财富。程异每次去一个方镇,都说服当地官员额外征税并缴纳。然而,魏贯之说,他不忍心给人民加分。如果缴纳的金额不符合程异的要求,他将在镇上缴纳所有收入。因此,他被解雇为王子詹,并在东都洛阳工作。
病逝
820年,唐宪宗崩溃,李恒继位,即唐穆宗。穆宗任韦贯之为河南(现洛阳地区)尹,后召回长安拜工部尚书。然而,在韦贯之离开洛阳之前,他在长庆第一年(821年)去世,并向尚书的右仆射去了诏书。贞贞
,后改谥文 。
人物评价
刘昫:①贯之自布衣至贵位,客厅无变易。历重位20年,宝玉,不敢到门。性沉厚寡言,与人交往,终岁无钱曲,从未伪词以悦人。死后,家里没有羡慕的财富。②韦氏三宗,世多才俊。纯洁,忠义,为时元龟,作辅论兵,言皆体国。澳之贞亮,不为祖风。三代死后,考行无愧。
宋祁:①贯之沈厚寡言,与人交往,终岁无钱曲,不为伪辞以悦人。人生没有通馈遗,所以家里没有羡财。②杜黄尚善谋,裴奕能持法,李藩哽挺,魏贯之忠实,都是穆天,经国体,拨衰王,四方。宪宗中兴,宁不得人而邪?
个人作品
魏贯之后有30卷文集,并参与删除《开元格后智》、《元和制法》。
魏贯之简介:唐代众多宰相之一,文集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