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开元盛世,使唐朝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到8000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分离,宦官专权,国力逐渐下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宗楚客(-710年7月22日)唐朝大臣、宰相、诗人。字叔敖,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人,祖籍南阳(今河南南阳市)。
高宗时举进士,武后时累迁户部侍郎。后来因奸赃罪流放岭南,岁余召还。神功元年(697)升任宰相。与武懿宗不和,贬为广州司马。长安四年(704),复为宰相。唐中宗时,封营国公,官至中书令,与纪处讷同为魏后心腹,世号“宗纪”。景龙四年(710)六月辛丑(21)日(7月22日),李隆基(玄宗)率兵朱韦后,楚客也伏击。《全唐诗》录制了六首工诗,都是奉和应制、粉饰升平的作品。其中,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等,词藻典丽,对仗精工,被老选家称为赏。《旧唐书》卷92,《新唐书》卷1○九、事又见新旧《唐书·天皇后纪》。
[img]147556[/img]
人物生平
官至宰相
武后时,吐敦降唐,部落迁居平夏,传闻吐敦反叛,京师震动。当时宗楚客是兵部外郎,武则天召开咨询策略。宗楚客分析吐敦为人忠诚厚实,不会轻易反叛,但其侄子默子,相当狡猾。素与吐敦不和,叛徒不是默子,没有别人。但这个人没有太大的能力,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果然,不出宗楚客所料,不久夏州上奏默子劫部落北奔,被州兵和吐敦俘虏。事后,张仁丹请在夏州筑三处被降城,以防突厥南下,议者多不同意,唯宗楚客同意,并指出筑三城有万世之利。
被贬司马
后来,宗楚客和兄弟秦客因贪赃流放岭外,岁多还京,任夏官侍郎,与凤阁鸾平起平坐,因与权贵武懿宗不和,再加上创造府第,过于奢华,再次贬为播州司马,从此,从豫州长史,逐渐减少了政府的监管,并恢复了原来的职位。宗楚客第二次任职后,因聘请邵王*女被贬为原州都督。终武则天执政时,宗楚客虽然官运亨通,但复起复落,也是多么坎坷。
兵部尚书
唐中宗返政后,权贵武三思与魏皇后勾结,操纵国政,势倾中外。宗楚客尽力结纳武三思,被推荐为兵部尚书。在皇太子李重军与吴三思、魏皇后的宫廷斗争中,宗楚客终于站在吴三思与魏皇后的一边,带领2000多名士兵与杨再思等人一起拒绝在太极殿前。李重军战败后,逃入终南山,宗楚客派果毅赵思慎追捕,并请断李重军身首祭武三思幽灵。斗争平息后,宗楚客再次升为同中书门下的三品,再次成为宰相。武三思死后,宗楚客步后尘,与魏皇后、安乐公主勾结,权势日张。他与纪处纳成为朋党,历史上被称为“宗纪”,成为活着的武三思。
景龙二年(708年),唐中宗旨为金河郡王,部下阙啜忠节不满,贿赂宗楚客,阻止此事。这引起了旋葛怒恨,率兵入侵,成为边患。监督皇史崔婉演奏唐中宗,揭露宗楚客作为威作福,与外界交往,为国家生怨。宗楚客不但不认罪,反而大声说自己忠心耿耿,被崔婉诬陷。唐中宗不敢追究根源,约两人喝酒,结为兄弟和解,唐中宗因此被称为“和事天子”。
[img]147557[/img]
不臣之心
随着权力的扩大,宗楚客的政治野心越来越大。他外表上依附于魏皇后,但内心却逆谋已久。我曾经告诉他的党,我一开始处于卑微的地位,特别喜欢宰相的权力,想当宰相的儿子。即使我在南方称寡一天,我也很满意。但在这一天到来之前,魏氏集团被临淄王李隆基铲除,宗楚客和他的弟弟金清同时受到惩罚。
宗楚科在唐初三次任相,是一位杰出的政治人物。然而,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力和利益,他依附于武三思和魏皇后的腐朽势力,反对改革。特别是在王子李重军与魏皇后的斗争中。如果他没有杀死李重军,唐朝盛世的“开元之治”将提前出现。
人物评价
随着权力的扩大,宗楚客的政治野心越来越大。他外表上依附于魏皇后,但内心却逆谋已久。我曾经告诉他的党,我一开始很卑微,特别喜欢宰相的权力,想当宰相的儿子。即使我在南方称寡一天,我也很满意。但在这一天到来之前,魏氏集团被临淄王李隆基铲除,宗楚客和他的弟弟晋清同时受到惩罚。
宗楚科在唐初三次任相,是一位杰出的政治人物。然而,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力和利益,他依附于武三思和魏皇后的腐朽势力,反对改革。特别是在王子李重军与魏皇后的斗争中。如果他没有杀死李重军,唐朝盛世的“开元之治”将提前出现。
宗楚客简介:唐代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录制了六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