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魏知古简介:唐代众多宰相之一,与姚崇不和,被罢工为工部尚书

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开元盛世,使唐朝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到8000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分离,宦官专权,国力逐渐下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魏知古(647-715年),深州陆泽人(今河北深州),唐朝宰相。

魏知古进士及第,历任作郎、凤阁舍人、卫尉少卿、吏部侍郎、晋州刺史、黄门侍郎、右散骑常侍。他上疏劝唐瑞宗反对道观建设,被崇拜为宰相,担任户部尚书、同平章事。

唐玄宗继位后,魏知古升任侍中,进封梁国公。开元二年(714年),魏知古因与姚崇不和而受到诽谤,被罢工为工部尚书。

开元三年(715年),魏知古病逝,追赠幽州都督,死后忠。

[img]146639[/img]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魏志古是个正直的人。20岁时,他被中进士录取。他曾担任作郎、凤阁舍人、魏少卿。他参与了国史的编辑,还担任了检察院的王府司马。神龙元年(705年),魏志古担任官司侍郎,进入银青光禄医生。他因母亲去世离开,后来被起复为晋州刺史。

疏谏时政

景云元年(710年),相王李丹继位为唐瑞宗。魏知古因为曾任相王府官,被崇拜为黄门侍郎,修国史。景云两年(711年),魏知古改为右散常侍。

当时,唐瑞宗为女儿金仙公主、玉真公主修建了道观。魏知古上疏进劝道:“安养人是治政的基础。为公主修建道观,就是树功德祈福,却占用民宅,让人无处安身,这既背人事,又违天,陛下为人父母,怎么能安心呢?君主的言行都要记录在史书中,所以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臣有劝诫的责任,还负责修史。如果他写下陛下不合理的行为,后人会怎么想?臣认为盛暑修观很不合适。陛下要观察民意,罢休劳动,造福人民。唐瑞宗不听。

不久,魏知古又进诫道:“臣听说人以君为天,君以人为本。陛下登基后,人们以为朝廷会施新政,但现在却风教衰落,府库空虚,人力萎靡,劳动不止,官员日益增多。为两位公主修建道观,并非急务,臣此前请求停止这项劳动,但仍未停止。今年水旱成灾,五谷不熟,如果到明年春天,一定会发生饥荒。陛下是父母,想用什么方法来拯救?突厥为患,时间长,现在又遣使来朝,请求和亲。如果他们利用中国的饥虚,在和亲之际窥视侵权,国家应该如何提防?唐瑞宗认为他言辞真诚,任命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王子左妃子。

担任宰辅

先天元年(712年),魏知古担任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八月,王子李隆基继位为唐玄宗,尊父唐瑞宗为太上皇。魏知古又被提拔为侍中。不久,魏知古随唐玄宗到渭川打猎,赋诗讽刺。唐玄宗下诏称赞魏知古,并给予他极大的奖励。

开元第一年(713年),魏知古进封梁国公。当时,太平公主、首相窦怀贞等人都想作乱,密谋废立。魏知古告诉唐玄宗,唐玄宗随后率先发动政变,杀害太平公主等人。政变成功后,魏知古被授予300户。

遭馋罢相

魏知古早年被姚崇介绍,后来与姚崇并列,被姚崇鄙视。姚崇扮演知皇帝,任命魏知古为官部书记,让他主持东都洛阳的选官。魏知古很不满意。姚崇的儿子认为他的父亲对魏知古很好,所以他借此机会请求他。开元二年(714年),魏知古从洛阳回到北京,并将此事告知唐玄宗。

不久,玄宗假意问姚崇道:“你儿子能做什么?现在何处?姚崇知道玄宗的心意,便回答说:“臣有两个儿子在洛阳工作,欲望多但不谨慎。臣早年曾恩于魏知古,他们必须借此机会请求魏知古。唐玄宗认为姚崇公正无私,而魏知古却有负于姚崇,便想罢免他的官职。姚崇道:“臣子的行为失检,扰乱了法纪,陛下却罢免了魏知古,天下人一定会认为陛下偏私于臣。同年五月,唐玄宗终于将魏知古罢工为工部尚书。

[img]146640[/img]

病逝

开元三年(715年),魏知古病逝,终年69岁,追赠幽州都督,死后为忠。

人物评价

宋靖: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能兼之者,其在魏公。

刘:魏知古、卢怀慎、袁乾尧、李元红、杜暹、韩休、裴耀卿,知道器能,咸居宰辅。要么心存启沃,要么以推荐贤为目标,要么以爱子为外官,要么在关辅停止耕种,要么不受藏族人的贿赂,要么坚劾伯献之奸,要么广渠充国用:这一切都立功立功,有足够的嘉尚。

宋祁:夫志满忽略了自己的计划,骄傲则乐软熟悉,仇恨。虽然有很多竞争,但课程效果不如姚、宋远。最后,小鸡乱花,周围播周围的周围,不是天运,而是人事有致。如果你知道古代等。都是宰相选的,这样当天的宝藏就可以得救了![14]

赵元熙:唐太宗有魏玄成、房玄龄、杜如晦,明皇有姚崇、魏知古,都任以辅毕,委之心,财成帝道,康济九区,宗祭延洪,史策昭焕,良由登也用。

后世地位

780年(建中元年),魏知古、房玄龄、杜如晦等37位宰臣被唐德宗指定为上等。

848年(大中二年),魏知古、李岘、王贵等37位功臣被唐宣宗形象为凌烟阁。

个人作品

古代魏知有二十卷文集。

《全唐文》收录其四篇文章:《回答张九龄贺西幸延期表》、“劝金仙玉真观疏”、《再劝营道观疏》、本达延书报吐番宰相。

《全唐诗》收录其五首诗:《春夜寓直凤阁怀群公》、《奉和春日途中喜雨应诏》、《从猎渭川献诗》、《玄元观察李先生不遇》。


魏知古简介:唐代众多宰相之一,与姚崇不和,被罢工为工部尚书魏知古简介:唐代众多宰相之一,与姚崇不和,被罢工为工部尚书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