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开元盛世,使唐朝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到8000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分离,宦官专权,国力逐渐下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杜淹(-628年),字执礼,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隋朝河内太守杜征之子。贞观名相杜如晦的叔叔。
杜淹出生于京兆杜氏。他早年在隋朝当官,在皇家历史上当城。后来,他为王世充效力,并被授予官员尚书。唐朝投降后,他被唐太宗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博物馆学士。杨文干事件涉及并流放到楚州。
唐太宗继位后,杜淹回朝,授予御史医生,封安吉郡公。后来,他以官员部尚书的职务参议朝政,成为宰相。贞观两年(628年)去世,追求尚书右仆射,死后的头衔是襄。
[img]146635[/img]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杜淹年轻时很聪明,知识渊博,很有名。他和他的同乡魏福思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朋友。他对魏福思说:“皇帝喜欢任命隐士。苏威在隐居时被征用为美国职位。”因此,他们一起隐居在太白山,实际上是在寻找自己的名字和名声。隋文帝听说他非常讨厌,把他们流放在江南。后来,杜淹回到家乡,得到了雍州司马高孝基的推荐,被授予崇拜郎,搬到了皇家历史上。
归附唐朝
杜淹在武德二年(619年)成为王世充太尉府官属。 四月,王世充称帝,成立郑国,任命杜淹为官部尚书,对他十分信任。
当时,杜淹在王世充面前诽谤了他的侄子杜如晦,导致杜如晦的兄弟杜某(未知)被杀。杜如晦的弟弟杜楚科在郑国当官,也被囚禁。
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作为郑国的高级官员,杜被定为死罪。杜如晦在李世民的指挥下效力,杜楚客请他营救。杜如晦不允许,杜楚客哭着说:“我叔叔杀了我哥哥,现在我哥哥拒绝救我叔叔。我杜家想自杀,真的很可悲。”杜如晦感慨地向李世民求情,以免杜淹死罪。
后来,由于杜淹长期没有升职,想投靠王子李建成,负责选官的封德彝告诉方玄龄。方玄龄担心李建成会对李世民构成威胁,于是推荐杜淹为天策府曹参军、文学馆学士。
武德七年(624年),庆州刺史杨文干起兵叛乱,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加剧。唐高祖认为杜淹没能说服李世民,导致他的兄弟失和,并将他与东宫官王贵、魏婷一起流放到宜州(今四川西昌)。李世民知道杜淹是无辜的,但他只是被牵扯进来,给了他322块黄金。
[img]146636[/img]
担任宰相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害李建成,立为皇太子,不久继位为唐太宗。杜淹被召回朝中,授予皇史医生,封安吉县公,食物封400户。唐太宗知道杜淹熟悉历代典制,并要求他主持东宫仪式领事的裁定。
贞观元年(627年),杜淹被任命为官部尚书,参议朝政,成为宰相。他前后推荐了40多人,最终都成了知名官员。当时杜淹兼职,但没有诚信,与勋臣孙无忌不和,因此受到舆论批评。
病重去世
贞观二年(628年),杜淹病了,唐太宗亲自去探望,赏了三百条丝绸。
同年十月,杜淹病逝,追赠尚书右仆射,死亡名为襄。
人物评价
楚遂良:陛下任一杜淹,得七十多人,天下称之为。这是偏委忠良,不必众举之明效。
刘:时淹兼职,没有清洁之誉,素与无忌不协,为时而冷嘲热讽。
宋祁:淹典二职,贵于朝朝,而亡清白名,被当世嘲讽。
个人作品
《全唐文》有一篇文章:《文中子世家》。
《全唐诗》有三首诗:《召拜御史大夫送袁天刚》、《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送齐公。
杜淹简介:唐代众多宰相之一,贞观名相杜如晦的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