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陈叔达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南朝陈宣帝第十七子

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开元盛世,使唐朝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到8000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分离,宦官专权,国力逐渐下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陈叔达(-635年),字子聪,吴兴(今浙江长兴)人,唐朝宰相,陈宣帝第十七子,陈后主异母弟。

陈叔达出生于陈朝皇室,曾被授侍,封义阳王。陈亡入隋,历任历史舍人,江郡通守,后归降唐高祖,担任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

唐朝成立后,陈叔达历任黄门侍郎、纳言、侍中、礼部尚书,向江国公致敬。玄武门变革时,建议唐高祖立唐太宗为王子,晚年散职。

贞观九年(635年),陈叔达病逝,追赠户部尚书,初后改为忠诚。

[img]145993[/img]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陈叔达是陈宣帝的第十七个儿子,容止出众,才华横溢。十几岁的时候,他可以即兴写诗,帮助他成功。太建十四年(582年),陈后继位。陈叔达被命名为义阳王,后任侍中、丹阳尹、都官尚书。

历仕隋唐

开皇九年(589年),隋军灭陈。陈叔达随陈后主出降,迁往长安,但未任用。大业年间,陈叔达被崇拜为内史舍人,后来被释放到江县。

义宁元年(617年),唐国公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攻打江军,陈叔达献城投降。李渊突破长安后,以立代王为皇帝,担任大丞相。陈叔达被授予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并与丞相府记室温大雅一起执掌秘密,参与起草军书、赦令和禅宗文明。

武德元年(618年),杨玉禅,李渊为皇帝,唐朝成立,任命陈叔达为黄门侍郎。武德二年(619年),陈叔达又担任纳言。

担任宰相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拜陈叔达为侍中。他的话流畅有条理,满朝官员每次演奏都很关注他。对于长安旅游的江南名人,也有很多推荐和提拔。五年(622年),陈叔达进封江国公。

武德九年(626年),王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与秦王李世民矛盾加剧,多次在唐高祖面前诽谤,诬陷李世民。唐高祖信以为真,想惩罚李世民。陈叔达建议:“秦王在世界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能废墟。而且,他性格坚强。如果他辱骂他,恐怕他受不了内心的悲伤和愤怒。陛下一旦感染了不可预测的疾病,后悔就来不及了。唐高祖遂作罢。

同年6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害李建成、李元吉。尉迟恭手持武器,进入内宫,告诉唐高祖:“王子、齐王作乱,已被秦王杀害,我奉秦王之命前来护卫陛下。当时,陈叔达在唐高祖身边,便说:“建成元吉本没有参与举义秘谋,也没有为世界做出贡献,又嫉妒秦王的功勋威望。秦王功盖天下,四海归心,陛下若立其为王子,信任国务,国家幸福。唐高祖同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八月,李世民继位为唐太宗。

[img]145994[/img]

晚年生活

贞观元年(627年),陈叔达加授予光禄医生,随后因与萧宇在御前争吵而被免职。不久,陈叔达因母丧丁忧,丧满后被授予遂州都督,但因病未能上任。

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拜陈叔达为礼部尚书,慰问道:“武德时期,你慷慨地说,为我解决问题。我今天就报答这个问题。”陈叔达说:“我是为了国家,不仅仅是为了陛下。”后来,陈叔达因家庭纠纷被皇家历史弹劾。唐太宗不想宣传他的错误,所以他让他回家休息,只保留闲置的官职。

贞观九年(635年),陈叔达因病去世,死后为缪。后来,家庭部尚书被追回,死后的头衔被改为忠诚。

人物评价

白居易:五闻武德暨开元中,有颜师古、陈叔达、苏迅称“大手笔”,掌书王命,所以一朝言语,焕成文章。

刘昫:⑴ 得人者昌,如温柔、优雅、清晰,被称为一时之称;叔达才学明辩,中二国之选。都是抱廊庙的器具,都是国家之臣。⑵
温,陈才位,文蔚仪式。诸窦戚里,荣盛无比。

个人作品

陈叔达有十五卷文集。

《全唐文》有两篇文章:《答王记》、《大唐宗圣观铭》。

《全唐诗》有八首诗:《早春桂林殿应诏》、《后渚置酒》、《听邻人琵琶》、“州城西园入斋祠社”、《春首》、《初年》、《咏菊》、《自君之出》。


陈叔达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南朝陈宣帝第十七子陈叔达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南朝陈宣帝第十七子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