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魏昭度简介:唐代众多宰相之一,出生于著名的京兆韦氏

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开元盛世,使唐朝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到8000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分离,宦官专权,国力逐渐下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魏昭度(~895年),字正纪,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末宰相。

出身京兆韦氏,博学多闻。咸通八年(867年),中进士,累迁尚书郎,中书舍人。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后,随唐熙宗逃入蜀地,拜户部侍郎。中和元年(881年),正式拜相,担任官部尚书,同平章事。参与平定黄巢起义,崇拜司空。讨灭凤翔节使李昌符作乱,拜太保兼侍,封扶阳郡公。唐昭宗即位,拜中书令,封岐国公。文德元年(888年),陈敬轩被取代为西川节使,但陈敬轩拒绝交出兵权。随后联合王建和顾彦朗围攻成都,久攻不下。大顺二年(891年),韦昭度将军队交给王建,返回京师,罢为东都留守。景福二年(893年),起复为司徒、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加封太傅。

乾宁二年(895年),王行瑜、李茂贞接近京师,命令魏昭度罢官致仕,后来被王行瑜杀害,追太尉。

[img]145982[/img]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魏昭度咸通八年(867年),中进士后迁至尚书郎,知制高,中书舍人。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随唐熙宗逃入蜀地,授予户部侍郎。

拜相封爵

中和元年(881年)晋升为官部尚书、同平章事,成为宰相。 光启元年(885年),黄巢起义平定后,唐熙宗返回长安,拜韦昭度为司空。

光启三年(887年),凤翔节让李昌福乱七八糟,袭击唐熙宗的宫殿。魏昭度召集禁军,誓言讨叛贼,并将家人留作人质,以表决心,最终平定叛乱,因功改任太保,兼任侍中。

文德元年(888年),唐熙宗因病去世,宦官杨复恭为皇帝立弟寿王李杰,为唐昭宗,以魏昭度为墓宰,主持后事。不久,他担任中书令,并被任命为齐国公。

受命征蜀

当时阆州刺史王健攻打西川节度使陈敬轩,上表朝廷,要求派重臣为教练,东川节度使顾彦朗要求调离陈敬轩。6月,唐昭宗召集陈敬轩为龙武统军,任命魏昭度为西川节度使,两川招抚制度使。

魏昭度到达成都后,陈敬轩拒绝接受法令。唐昭宗怒不可遏,命王健与顾彦朗共同攻打陈敬轩,任命魏昭度为营地招使。然而,魏昭度率军征服三年,无法突破成都,朝廷别无选择,只能退役。大顺二年(891年),唐昭宗命令顾彦朗和王健罢兵回镇。

接到诏书后,王健不愿罢兵。在顾问周翔的建议下,他计划说服魏昭度独自攻打成都。于是,上表朝廷要求继续攻城,然后对魏昭度说:“关东诸镇是朝廷的一大难题。你最好回到朝鲜当宰相。把它给我。”魏昭度犹豫不决。

王健暗中指示将军唐友通等人在行政府门口抓获魏昭度的亲信官员罗宝,切成肉吃,称他偷了军粮。魏昭度非常害怕,把节杖留给了王健,当天他回到了首都。不久,王健打破成都,杀死了陈敬轩,声称留在西川,而魏昭度则留在了东部。

[img]145983[/img]

遇害封赠

景福二年(893年),宰相杜让能被杀,以魏昭度为司徒、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并入封太傅。不久,台宁节让王行瑜找到了尚书令的职位。魏昭度奏了一句话:“太宗皇帝曾经是尚书令,从那以后,没有一个大臣得授这个职位。汾阳王郭子仪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拒绝接受,更不用说王行瑜了。”唐昭宗随后封王行瑜为尚父。

乾宁两年(89年),李崇拜。崔昭纬暗中挑拨,对王行瑜说:“魏昭度前次不让你当尚书令,现在推荐李为相。这是为了迷惑圣听,恐怕对你不好。”王行瑜和凤翔节使李茂贞多次上表皇帝,要求罢免李和魏昭度。唐昭宗只好把李罢免为王子少师,魏昭度以太保之职。

同年5月,王行瑜和李茂贞联合华商节使韩健入侵首都大师,称魏昭度伐蜀失谋,并要求将其降职。在唐昭宗批准之前,王行瑜在都亭驿杀死了魏昭度。唐昭宗别无选择,只能下令承认魏昭度的罪行。11月,王行瑜被打败并被杀。唐昭宗随后恢复了魏昭度的官爵,要求他的家人埋葬他,并将他作为太尉。

个人作品

魏昭度写了十卷《续皇王宝运录》。《全唐文》包括三篇表文:《元中观瑞石贺表》、《再贺瑞石表》、请复李克用官爵表。


魏昭度简介:唐代众多宰相之一,出生于著名的京兆韦氏魏昭度简介:唐代众多宰相之一,出生于著名的京兆韦氏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