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萧复简介:唐玄宗李隆基的孙子是唐朝众多宰相之一

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开元盛世,使唐朝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到8000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分离,宦官专权,国力逐渐下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萧复(732~788年)开始写作。祖籍南兰陵,唐玄宗李隆基外孙,太子太师萧嵩孙,南梁武帝萧衍后。唐朝的名字。父亲是公主徐萧衡,母亲是新昌公主,唐德宗在中国建立了四年(公元783年),萧氏在唐朝拜了第五个人。
萧复出身名门,志励名节。他的叔叔萧华经常称赞他“这个儿子应该是我的家人。”萧复以祖荫袭击黄门郎。几年后,他历任涉州、池州、常州刺史。他勤于政治,诚实诚实,在当代大臣中排名第一。

[img]145968[/img]

人物生平

年表

唐玄宗出生于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被调到陕西同州(陕西大理)刺史,适大旱,农禾颗粒无收。

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春天有无数村民饿死。萧复果断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他因擅自使用仓库中的皇粮而被免职。离任时,同州人民敬拜于道,流涕辞送,感受其恩德。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萧复任兵部侍郎,后迁户部尚书,统军长史。时叛臣朱巴内乱,萧复护德宗逃到奉天。农历十月,萧复被任命为官部尚书,与中书门平章。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拜相,萧氏唐朝拜相第五人。

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因表弟萧升妻高国公主(唐肃宗女)淫乱,萧复受株连,被贬至饶州(江西上饶)。

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农历五月病逝。

少年时代,卓尔不群

在萧复生活的时代,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从极盛时期逐渐衰落。当时官宦家庭的少年子弟大多以服饰和舆马竞相奢华,互相攀比奢华娱乐。虽然萧复出生为皇室亲戚,家庭道德高贵,但萧复并不重视这一点。他经常穿旧衣服,很少和那些孩子交往。他独自住在家里,不知疲倦地学习。非文人永远不会和他交往。他的叔叔萧华常赞叹道:“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振兴我们萧家的祖业。”

不怕权贵,以致丢官

萧复家在长安市东北郊昭应县(今陕西临潼)运河边有一栋别墅,是他的祖父唐玄宗李隆基为萧复的母亲建造的。建筑极其精致,环境优雅。萧复的父母在代宗广槐二年(公元764年)去世。安史之乱后,他的家道开始中落。因为连年道歉,家里有几百个人,入不敷出。萧复作为一家之长,与几个弟弟商量后,决定卖掉昭应别墅,以渡过难关。

当朝宰相王邈贪婪的时候,听说昭应别墅里有林泉的美景,就想免费占有,于是让弟弟王去见萧复,诱导他把别墅献给自己。王对萧复说:

“以你的才华和知识,你可以承担重要的职责,获得足够的厚禄养家。为什么不把别墅献给宰相,换高官厚禄呢?”

小福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微笑着回答说:“今天卖祖先的别墅供家庭使用,可以支持老年人,可以支持孤儿和年轻人。如果它被用来换取我的高级官员和荣耀,它会让我的家人感到寒冷和饥饿。我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王缙本以为可以轻易得到萧家的别墅,没想到萧复这么无知。他不仅为梦想的失败而深感遗憾,也为萧复不知好歹而怨恨。几天后,王缙找借口罢免了萧复的官职。有人劝萧复上表皇帝为自己辩白,但他坚持不肯。所以被废滞在家里,但他处之泰然自若。后得起用,累官至尚书郎。历歇州、池州、常州,大约在代宗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前后,每个人都严守官道。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朝廷考察世界刺史政绩官声,萧复排名第一。

[img]145969[/img]

时事不容,萧复罢相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4月,萧复再次迁至同州(治陕西大理)刺史。今年天旱道歉。第二年春天,许多饥民饿死。同州境内有京赎观察使所设的粮仓,萧复擅自开仓放粮,救助饥民,救活无数饥民,百姓争相赞美其德。朝廷有关部门上表弹劾他,萧复因此停职,同州人民听说他要离职,拦路磕拜,感恩流泪。进入北京后,朋友们叹了口气,萧复笑着说:“如果对人民有利,他们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以一个人为罪,能救多人,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萧复任兵部侍郎,后迁户部尚书兼统军长史。当时叛臣朱内乱时,萧复护德宗逃到奉天。农历十月,萧复被任命为官部尚书,与中书门平章。

萧复拜为宰相,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萧复为相期间,大部分时间代德宗到处巡视。萧复如实反映,京城外内乱频发,兵荒马乱,并上奏言改革弊政,德宗听后特别不高兴。萧复反复说,德宗还是不接受他的建议。萧复心灰意冷,深感报国无门,于是称病求退,不久便罢相。事实上,萧复居相位不到15个月。他在唐朝的待遇其实是唐朝中后期朝纲混乱、乱臣当权、国无明君的写照。787年,萧复再次被株连贬至饶州(江西上饶)。

唐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因弟弟萧升妻高国公主(唐肃宗女)淫乱案,萧复受株连,被贬至饶州(江西上饶),次年农历五月病逝,终年五十七岁。

历史评价

《旧唐书·列传第七十五》回家看望高华,志利名节,与习俗不太通俗。而登台辅,临事不苟,颇为同列所嫉妒,故居不久。性孝友,家庭和睦,为民族所累,晏然屏退,口无口言。

《新唐书·列传二十六》复望阀高华,厉名节,不通俗。而相,临事严方,数帝意,故居急解。然而,孝顺的朋友既贬低了他们,又厌倦了尝试。


萧复简介:唐玄宗李隆基的孙子是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萧复简介:唐玄宗李隆基的孙子是唐朝众多宰相之一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