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即吴废帝、会稽王,字子清晰,吴大帝孙权之子,三国时期东吴第二位皇帝。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建兴元年(252年),登基为皇帝,年满十岁。太平两年(257年),正式亲政,年满十五岁。太平三年(258年),联合全公主计划除掉孙臣,事情泄露,废为会稽王。永安三年(260年),被降职为侯官侯,途中去世,年仅十八岁。
为政举措
政治孙亮十岁即位,政权主要掌握在受托孤大臣诸葛恪、孙军、孙军任命的孙臣手中。孙俊和孙琛特别险恶傲慢,爱杀人。群臣宗亲对二孙的统治多有不满,试图反抗,但政变频繁却始终失败,其中重臣朱异、吕据、滕胤等都被二孙杀害。治理人民的生活也很糟糕,起初诸葛恪广施德政,取消了监视官民情事的制度,免除了拖欠的税收,取消了关税。所有的人都很开心。然而,诸葛恪逐渐独断专权滥用民力,失去了民心。二孙常用重刑统治世界,人民忧愁恐惧。五凤二年(255年)发生大旱,也没有相关惠民措施,人民饥饿,军士怨声载道。孙亮十五岁时开始亲政,孙臣曾害怕避开他的锋芒。孙亮故意除掉孙臣。但外戚谋事不慎,内无良辅,最后被孙臣下先手废掉。
[img]143910[/img]
同年(252年)11月,军事少帝孙亮即位初期;魏派出15万大军,兵分三路,向东吴东西两个方向进攻。其中,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领兵7万,直接逼东兴。太傅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战败,魏将韩综、乐安太守桓嘉相继溺水,吴军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由于战败,司马昭被削去侯爵,诸葛恪在吴国的声誉达到了顶峰。建兴二年(253年)春,诸葛恪又征伐了20万人出兵合肥新城伐魏,但病人超过一半,死伤惨重。诸葛恪完全无视,士民怨恨,诸葛恪也被孙军发动政变杀死。五凤二年(255年),孙军与魏国在淮河地区战胜,魏将文钦投降。太平二年(257年),孙吴与魏臣诸葛诞联合起兵反魏,孙臣派兵协助诸葛诞,但最终失败。
行政太平两年(257年),长沙东部为湘东县,西部为衡阳县,会稽东部为临海县,豫章东部为临川县。
文化大帝统治后期,曾命令项军和太史令丁孚编写吴书。少帝统治后,他们认为丁孚和项军没有能力写史书,也没有采纳。他们被任命为太史令,并负责编写吴书。薛颖、周昭、梁光、华核受命协助。
[img]143911[/img]
历史评价
陈寿:孙亮儿童而无贤辅,其替位不尽,必然势在必行。王佳:孙和、孙亮、刘备,并混淆了淫宠之玩,忘记了军队的战略,犹比强大的魏,克伐无功,可是为了哀悼! 孙盛:亮少聪明。许嵩:帝幼而聪明,有成人之鉴。方玄龄:孙亮没有德政,孙俊傲方甚,这也是桓帝的同事。萧常:亮以童稚受制强臣,身而不保,其能有立哉。罗贯中:乱贼诬告伊尹,奸臣充霍光。可怜聪明的主,不能来朝堂。卢碧:亮在位七年,即位时年仅十岁。年幼的儿子孙权立当国,可谓老年昏昏欲睡。梁为会稽王三年,废为侯官侯,自杀,死时十八年。如果不立为帝,或者不快死,可悲也是。
轶事典故
孙亮告诉孙亮路过西边的花园,想吃生梅,于是派黄门官去宫里的仓库泡梅子。黄门官和藏族官员有矛盾,故意把老鼠屎放进蜜里,诬陷藏族官员不小心。孙亮召集藏官审问,藏官跪在地上磕头。孙亮问仓库官员说:“太监向你要蜜吗?管理仓库的官员回答说:“太监早就要过了,但下属真的不敢给。“黄门官不同意这一说法,宫中官员刁玄、张泰陈述:“太监、仓库官员说的不一样,请让司法机关彻底查询。孙亮说:“这很容易知道。孙亮叫人破老鼠屎,老鼠屎干。孙亮笑着对刁玄和张泰说:“如果鼠屎以前在蜂蜜里,里面和外面都应该是湿的;现在外面是湿的,里面是干的,一定是黄门做的。孙亮又问:“器皿都盖着收藏好了,本来就不应该有这个东西了。你有什么事得罪了黄门官吗?官员磕头说:“他以前向我要过东莞席,东莞席有一定数量,不敢给他。孙亮说:“一定是因为这个原因。孙亮再次问黄门官,黄门官自认服罪,于是接受了昆刑交给外署,左右大臣都不惊讶也不害怕。
[img]143912[/img]
百卓香在《拾遗记》中说:孙亮制作琉璃屏,非常薄而晶莹剔透,在月下清夜展开。经常让四个爱妃坐在屏风里,都是自古以来的绝色美女,分别叫朝舒、丽居、洛珍、洁华。从外面看,似乎没有障碍,但香气不透过外面。四个人的香气都是在国外生产的。在休息的地方,香气一年四季都沾着衣服,洗了很多次也不会褪色。它们被称为“百卓香”,或以人名命名,称为朝树香、丽居香、洛珍香和洁华香。每次孙亮和他一起参观,都会和四个人坐在一起,以香名前后为顺序,不能乱顺序,住的地方叫“思香媚寝”。
流光剑建兴两年,孙亮铸剑叫流光,篆书写
后人如何评价孙亮?他的成就和轶事典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