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世九位皇帝,享国167年。和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为皇室姓赵,也叫赵宋。那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谢良佐。让我们看看!
谢良佐(1050~1103)北宋官员学者。蔡州上蔡(河南)人称上蔡先生或谢上蔡。程浩、程颐学,与游紫、吕大临、杨时号称程门四先生。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应城知县。徽宗时监西京竹木场,口语下狱废为民。与他人交谈时,引经据典,竟至一字不差,令人钦佩。谢良佐创立了上蔡学派,是心学的创始人,湖湘学派的鼻祖,在程朱理学的发展史上起着桥梁作用。有《论语说》。
[img]138966[/img]
生平简介
公元1078年,谢良佐拜程颐为师。29岁的谢良佐当时已经很出名了。为了在学习上取得一些成就,他专程到河南扶沟向时任扶沟知县的程颐求教。他第一次见到程颐,程颐待以客人之礼,但谢良佐说:“我是来拜师问学的,愿做先生的弟子。程颐安排他住在小屋里。房间很简陋,屋顶漏雨,四壁通风。寒冬腊月,北风咆哮,大雪纷飞。谢良佐晚上没有蜡烛照明,白天没有炭火取暖,吃不饱,但他不在乎。在冰天雪地的艰苦环境中,他努力学习了一个多月,收获颇丰。
谢良佐严于律己,修身十足。他每天写日记,经常反思自己所做的事情。他的日常言行受到礼仪的约束。如果他违反了规定,他会惩罚自己。他说:“要克制自己,就必须从本质上最难克服的地方克服。他认为修身最大的障碍在于“矜持”,任性、自欺欺人的心态和傲慢的气势都是由“矜持”造成的。一年后,他和程颐见面,程颐问他:“一年有什么好处?他回答说:“只去得一个‘矜’字。程颐高兴地说:“这足以证明你的努力,你已经学会了独立思考。“良佐去矜”成了千古佳话,被收入为《中国典故》。他的许多修身名言被后人视为“座右铭”,如“人必先立志,立志则有根”、“不是英雄,而是有成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忧”等。
[img]138967[/img]
公元1085年,谢良佐进士、中进士后,曾任河南池池、湖北应城知县。公元1101年,谢良佐被推荐,被宋徽宗召见,被派往书局任职,后来被斥为管库,监管京西竹场。他认为宋徽宗的年号“建中”和唐德宗的年号是一样的,很“不好”。他还说皇帝“忍不住广播”,得罪了徽宗皇帝,被关进监狱,废为平民。但后来北宋的结局正在实现谢良佐的预言。谢良佐晚年信佛,尝言:“我常忘以养生”。
公元1103年,谢良佐去世,头衔“文肃”,清时从祭孔庙。有《论语说》。
北宋官员谢良佐介绍:是湖湘学派的心学奠基人和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