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末殉道官员范景文简介:《大臣谱》、《战守全书》

明朝(1368年―1644年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南京建都初期,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共计276年,传十六帝。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统一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中央专制主义集权,但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奠定了基础。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明朝的新阶段。所以下面就给大家带来关于范景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范景文(1587-1644年),明末殉道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历官东昌府推官、文选郎中、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景文劝皇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崇祯很快上吊自杀。景文留下遗书说:“作为一个大臣,你不能为杀贼感到羞耻。你死后有余恨。”然后去双塔寺旁边的古井自杀。送太傅,死文忠。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img]138629[/img]

人物生平

声名初显

范景文的父亲是范永年,曾任南宁太守,在乡下享有盛誉。范景文从小就受到良好家庭的影响,极具胆识,性格深厚。作为童生,即以天下为己任,愤怒地读书,思有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中进士授予东昌府推官,以节日自律鼓励为座右铭。不仅如此,他还经常教下属“不受委托,不受礼物”。没有人敢贿赂他和他的下属。获得“不二公”雅号。

功勋卓着

范景文在任期间,致力于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为许多在审判定罪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犯人”平反昭雪。当东昌饥饿时,灾难猖獗。为了解决危险和水火问题,他亲自调查研究,组织荒政,尽最大努力给予救济,帮助他恢复生产,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经过他的一系列努力,成千上万的黎民能够安居乐业,重建家园。不久,朝廷念其功勋卓著,越级提拔他为官部稽功司司长等职。后来又历任文选外郎、验封郎中。明神宗皇帝去世后,明光宗继承皇位,下令推荐贤能之上。范景文极力推荐,但他推荐的大部分都是先朝元老,这是光宗所忌讳的。范景文也有自知之明,很快就因为乞讨假期回到了家乡。

谏言未果

范景文在天启二年(1625年)二月被重新使用,任文选郎中。魏忠贤大权独揽朝廷,压制不同意见,培养党羽。上任后不久,范景文便上疏请明廷,广开仕路,养仕节,招有德贤之士,他上疏言:“天地人才,当天地珍惜。朝廷名器,作为朝廷守之。天下万世是非公论,与天地万世共之”。言语深刻恰当,时人传名言。但朝廷昏庸,奸臣篡权,他的建议不被接受。

带兵有度

崇祯初年,范景文被别人推荐为太常少卿。崇祯二年(1629年)七月升任右都御史,巡抚河南。京师戒严时,他带领下属8000人出兵救援,兵薪都是自理。到达涿州时,四方的援兵大多被抢劫,只有河南军队秋无犯。他移兵驻守京都大门,移兵驻守昌平,远近的人依靠他而不惊恐。崇祯三年(1630年)三月晋升为兵部加注左侍郎,在通州训练。通镇刚开始设置,士兵都是招募的新兵,范景文训练有度,军容齐全,战斗力强。

范景文试图请有司实行鞭法。当兵役归官时,人们会帮助他们支付一点费用。他们供应平均购买,而不是官方价格。崇祯皇帝非常欣赏这一建议,并以永恒为例。两年后,景文因父亲辞职守葬。

[img]138630[/img]

挺身而出

崇祯七年(1634年)冬季,范景文被用作南京右都的御史。不久,拜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他多次派兵驻守池河、浦口,帮助庐州,守护滁阳。当他遇到警报时,他派兵。他非常聪明。他曾与南京户部尚书钱春揭露军粮事件,并被判降级罪。后来,叙援镇压的功劳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

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季,京师戒严,派兵入卫。杨嗣昌夺情辅政,刚悍自用。词臣黄道周因在堂上提出几句反对意见,即被鞭斥杖打。范景文挺身而出,联合同事上疏替道周求情。他说:“黄道周是目前国家为数不多的有用人之一,用之犹虚其晚,弃之有什么好处!“范景文提议同事们联合上疏相救。思宗愤怒不悦,追究首谋者,范景文对自己承担责任,并以同样的方式告知大家。思宗益怒不可遏,他被削籍为民。

崇祯十七年(1644年)2月,范景文以本官入阁,东阁大学士。在危机中,范景文终于实现了童年成就伟业的愿望。但此时的明朝已经摇摇欲坠,范景文独木难撑。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突破宣府,前锋逼近京师的奏报传来。范景文不想茶饭,晚上哀叹。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一个人在月亮上流泪,念念自语:“作为一个大臣,你不能用剑为天子杀敌。死了有什么好处?一位大臣提议让崇祯弃京南逃,以避锋芒,范景文坚决反对,说:“团结人心,坚守待援,除此之外,我什么都不知道。意思是坚持到底。讨论来了,讨论去了,最后没有结果。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17日,崇祯皇帝再次将范景文召入宫中。这时,范景文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当他看到皇帝时,他大声哭了起来。他的话断断续续地说不出话来,崇祯皇帝忍不住暗自哭了起来。

以身殉国

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19日,城市失陷,起义军入京师,包围官府第。听到这个消息,范景文迅速赶到宫门。宫人说:“皇帝已经出去了。又赶到朝房,贼寇已经堵住了道路。范景文说:“皇帝出去了,我怎么能回家呢?就在道旁的庙里草拟遗疏,又用大字写道:“作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去演象所拜辞阙墓,跳进双塔寺旁的古井而死。范景文死的时候,还以为皇帝已经逃到了南方,却不知道皇帝已经上吊死了。死后,他给了太傅,文贞的头衔。清朝赐予文忠文忠文忠文忠。


明末殉道官员范景文简介:《大臣谱》、《战守全书》明末殉道官员范景文简介:《大臣谱》、《战守全书》

,,,,,,,

  • 解密:明末皇帝崇祯凌迟处决袁崇焕有什么隐情?
  •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行经法场前,刽子手一刀一刀割肉。可悲的是,沿途的人非常讨厌辽东的鞑靼人,更讨厌汉奸。因此,富裕的家...

  • 陈名夏死因之谜:是党争还是满汉矛盾的受害者?
  • 历史学家对陈明夏的死因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一般没有“党的灾难”或“满汉矛盾的受害者”。事实上,陈明夏的死有很多矛盾,但其...

  • 解密:为什么平西王吴三桂让儿媳建宁公主守寡30年?
  • 2013年4月13日,康熙命令处决吴应熊及其儿子吴世林。吴三桂的叛乱使他的儿子和孙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并将他的儿媳推向了生命...

  • 崇祯临终疾呼大臣亡国:他真的不必为亡国负责吗?
  • 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临死前,写下了一段著名的遗言:我凉德轻蔑,上干天咎,但都是诸臣误我。 显然,亡国之君把亡国之责算在了大...

  • 明末女诗人纪映淮 不忘亡国之恨拒绝清政府救济
  • 明末清初的南京女诗人纪映淮,守闺期间即以诗名饮誉江东。后因朝代更迭,落入生活底层,作品也大多散佚。清初著名文人王士禛...

  • 孙传庭:被手下败将李自成打败马革裹尸收场
  • 孙传庭是明朝末年镇压农民起义的将领,他带领的秦军不仅击败过高迎祥和李自成,还为保卫明朝社稷的安稳做出巨大的贡献。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