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于志宁:唐代宰相,曾教导太子李承乾

于志宁,本姓万羞于氏,字仲静,鲜卑族,唐代宰相,他是北周太师于金曾孙,中书舍人于宣道次子。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

隋朝初仕于志宁,授冠氏县令。晋阳起兵后,投奔秦王李世民,出谋划策,位列秦王府十八学士。唐太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封黎阳县公。作为散骑常侍,太子詹事,教皇太子李承乾,直言不讳地提出建议,不为所动。晋王李治成为太子,授予太子左庶子。唐高宗即位,历任侍中、左仆射、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燕国公。统治宰相,监修国史。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李治废墟皇后改立武则天后,于志宁因立场不明被抛弃。不久,许敬宗被困为太尉长孙无忌党羽,左迁荣州刺史,后改华州刺史。林德元年(664年),于志宁要求退休。林德二年(665年),于志宁病逝,时年78岁,追赠太师、左光禄医生、幽州大都督,以死亡为定。有40卷《于志宁集》和20卷《建苑》。

[img]135941[/img]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北周太师于谨的曾孙于志宁。隋末,曾任冠氏县长,后因山东大乱,弃官返乡。

617年(伟大事业13年),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入关中。于志宁去长春宫拜访李渊,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并与殷开山等人协助李世民。第二年,李渊为唐高祖称帝,李世民为秦王。

621年(武德四年),李世民加封天策将领,开设文学馆。于志宁被授予天策府中郎,并担任文学馆学士学位。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皇太子,很快继承了唐太宗的皇位。

数论朝政

629年(贞观三年),于志宁担任中书侍郎。当时唐太宗在内殿宴请近臣,问:“志宁在哪里?”有司回答:“法令召见三品以上官员,于志宁只是四品官。”唐太宗随后命令志宁参加宴会,并将他封为散骑常侍、王子左舒子、黎阳县公。

635年(贞观九年),朝廷想设立七庙,大臣们都建议以西凉武昭王李尧为祖先。于志宁反对李尧没有创建大唐基业。

639年(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希望任命英雄为世袭刺史。于志宁建议:“这样做会给后患无穷,不是长久之计。”唐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img]135942[/img]

劝谏太子

640年(贞观十四年),皇太子李承乾越来越奢侈放纵。于志宁为此写了20卷《告诫花园》进行劝诫。唐太宗很高兴,给了他十斤金子和三百块丝绸,并让他担任太子詹。

641年(贞观十五年),于志宁因母亲去世辞职守孝。唐太宗起复了他的感情,命中书侍郎岑的文字宣告道:“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王子需要教导。请把国家事务放在第一位。”于志宁不得不复职。

当时,李承乾在农忙季节命人建造曲室,数月不停工,又沉迷于歌舞。于志宁说:“今天的东宫是隋朝建造的,当时人们说它奢华奢华,怎么能再进行雕刻装饰。工匠官奴都是犯法亡命之徒。他们带着钳子、凿子和其他东西进进出出,宫廷警卫无法盘问。警卫在宫外,奴隶在宫内,为什么不担心呢?东宫多次响起鼓声,乐官乐工经常被留在宫里不让出去,几年前皇帝的口语警告,殿下能不想想呢?”。

李承乾不仅不听劝告,还任命了许多宦官一起玩耍。于志宁还建议:“宦官身心不健全,善于奉承和欢迎。他们依靠主人的宠坏和威望。他们通过上传和分发制造灾难。历代都有宦官的灾难,导致国家的毁灭。现在殿下周围都是宦官。他们慢慢地高级官员,欺负朝臣,使得等级混乱,法律放松。连路人都觉得奇怪。”王子更不高兴。

后来,李承乾私引突厥人,彼此亲密,不允许宫中仆人轮流休息。于志宁再次建议:“东宫的仆人有父母和孩子。他们不允许休息,他们失去了慷慨和仁慈。像达哥支这样的突厥人很难教育他们。把他们引进内室是非常不合适的。”李承乾非常生气,秘密派刺客刺杀于志宁。刺客不忍心开始,于志宁幸免了。

643年(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废李承乾为老百姓,东宫官除志宁外均被判罪。唐太宗还安慰他:“听说你多次劝诫,承乾不听你的,到了这个地步。”不久,唐太宗立晋王李志为王子,再次任命志宁为王子左老百姓。

[img]135943[/img]

担任宰相

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王子李治继位为唐高宗。于志宁改任侍中,加封光禄大夫、燕国公,成为宰相,监修国史。

651年(永徽二年),洛阳人李鸿泰诬告太尉长孙无忌谋反,唐高宗命立即斩首。于志宁劝说:“春天不宜行刑,诬陷谋反不是十恶不赦的罪。请按照法律等秋分再判决。”高宗采纳。不久,于志宁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王子少师。

655年(永徽六年),唐高宗废墟皇后,将武则天改为皇后。当时太尉长孙无忌和右仆射楚遂良坚决反对,司空李积暗中支持,而于志宁则一言不发,没有表态。

656年(显庆元年),于志宁改封王子太傅。659年(显庆四年),于志宁要求退休。唐高宗解除了他在书中左仆射的职务,任命他为王子太师和同中书门下的三个产品。

晚年被贬

不久,许敬宗陷害了志宁党附太尉孙无忌,贬为荣州刺史。

664年(林德元年),改为华州刺史,老人要求退休,并获得批准。

六六五年(林德二年),病逝,终年七十八岁,追赠幽州都督,死亡为定。

676年(上元三年),于志宁为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


于志宁:唐代宰相,曾教导太子李承乾于志宁:唐代宰相曾教王子李承乾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