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济,字号不明,唐朝宰相,东汉中郎将涉十九世孙,隋朝左一卫将军将护儿之子。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来济武德年间,进士出身。贞观十七年,任通事舍人,迁中书舍人,与令狐德芬同写《晋书》。永徽二年(651年),拜中书侍郎,弘文馆学士,监修国史。永徽四年(653年),加上中书门下的三品。永徽六年(655年),拜中书令,检校官部尚书。武则天因反对“废王立武”而恨天后。显庆元年(656年),兼太子宾客,进南阳县侯。显庆二年(657年),兼太子詹事。楚遂良之后,累贬庭州刺史。
龙朔二年(662年),西突厥入寇庭州,战斗阵亡,时年53岁。有三十卷文集,《新唐书志》传遍世界。
[img]135846[/img]
人物评价
《旧唐书》:韩,来诸公,可谓守死善道,求福不回。
《新唐书》:唐高宗的不君,能治邪吗?内牵阴,外劫诽谤,以无忌之亲,遂良之忠,都顾命大臣。一旦被斥责,忍而不省。反天之刚,挠阳之明,卒使朱明辰,左转后家,可不悲!天以女戎间唐而兴,虽然义士仁人抗之以死,但绝不可支。然媛、济、义岩、仪四子可谓知所守。
[img]135847[/img]
轶事典故
起初,来济和高智周、郝处俊、孙处约客居宣城石仲览家,石仲览家境富裕,有器知,对四人十分友善。郝处军私下和他们谈了谈自己的抱负,说:“我希望成为国家的宰相。来济和高智周也是如此。孙处约说:“宰相也许不能要求,希望通事舍人就满意了。后来济领官部,孙处约以颍州书佐调到朝廷,来济立即做注说“如志”,使孙处约任通事舍人。后来都做了三公辅相。
后人如何评价来济?与他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