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蜀汉诸葛亮很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诸葛亮在我们的印象中有多强大?在《三国演义》中,他的个人实力几乎是不可战胜的卧龙,在刘备的反复邀请下,他出山了,在敌军的压力下,在战争紧张时创造了一匹木牛,在三国鼎立时稳定了蜀汉的地位。
我们无法想象《三国演义》没有诸葛亮会失去多少色彩。然而,如果抛开这部1000多年后的小说,真正的诸葛亮真的是这样神?
为了评价历史上的诸葛亮,《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框架。首先,从诸葛亮最基本的成就开始。他的官方最高身份是蜀汉的国家。诸葛亮作为新国家的政府核心,承担了为国家制定规章制度、引导社会稳定的责任。
特别是在安抚人心方面,蜀汉以相对稳定的巴蜀地区为核心基地,但这需要新政府得到人民的支持。因此,诸葛亮在劝说农桑、发展水利、鼓励人民恢复社会生产的同时,也在朝鲜大力推进廉政。明确各级官员的职权,真诚,公道,在人们眼里,让蜀汉官员成为值得支持的人父母官,是诸葛亮统帅百官的重要追求。
他可以在《出师表》中说服刘禅臧否则,不宜异同,他心里也有类似的尺子。在他看来,只要一个人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和忠诚,无论他和这个人私下有多大的仇恨和怨恨,他都应该放下对他的偏见,给予奖励;只要一个人违法或素食,无论他与自己的关系有多亲密,他都必须受到惩罚;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后悔投降蜀汉,不管他以前对蜀汉造成了多大的伤害,至少可以挽救生命;如果一个人巧言令色,只会说大话而不做实事,即使不做伤天害理的事,也会被判处死刑...
[img]135830[/img]
在个人行为的细节上,即使诸葛亮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复杂的事情,他仍然能够抓住问题的根源,及时处理,毫不拖延。虽然有些人想通过与他拉拢关系为自己谋取个人利益,但诸葛亮从未被感动过,坚决不给这些伪君子任何利益。相反,他以此为戒,敦促其他官员在他的位置上谋取利益。
可以说,诸葛亮所做的就是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相比曹操只看人的能力,不顾自己的德行,甚至把自己的个人恩怨拉进法庭,处决孔融等有才华的人,诸葛亮的相国真的要恪尽职守得多。正是诸葛亮才能认真正直到这样的地步,蜀汉才能更快更稳定。虽然他颁布的刑法很苛刻,但人们并没有抱怨,而是对他自己感到敬畏和爱。
然而,诸葛亮总是一个人,无论行政能力有多强,行为有多高尚,他都不是一个人神。刘备手下有关羽、张飞、赵云等将军,但诸葛亮只能当谋臣。
刘备去世后,他继承了君主的遗愿,多次发动北伐,但不得不说,这些战斗都很糟糕。为了实现刘备统一世界的遗愿,诸葛亮赌蜀汉的未来。
一开始,他最终帮助国家积累的财富和安抚人民的心在一次又一次的北伐之后被消耗殆尽。然后到了继承他意志的姜维手中,北伐完全成为蜀汉自杀之举。
[img]135831[/img]
客观来说,诸葛亮作为文臣,确实是一代领袖,治世良才。他完全能承受后人的钦佩。然而,作为一部小说,《三国演义》塑造了它诸葛亮这个形象和真正的诸葛亮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真的在神化诸葛亮。
在小说中,我们很熟悉它草船借箭例如,罗贯中将诸葛亮描述为一个知天文、知地理、几乎能呼风唤雨的人物。但据《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发生过草船借箭这与诸葛亮无关。当时是曹操和孙权对阵双方,曹操想通过在船上猛射箭来倾覆孙权的船。然而,孙权计算让船腹背受敌,最终成功逃离了曹操的包围。
为了塑造一个神圣的诸葛亮,《三国演义》将三国时期其他人的事迹安排在诸葛亮身上。如果我们把神化的诸葛亮和真正的诸葛亮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诸葛亮没有那么强大的结论。
[img]135832[/img]
但总的来说,真正的诸葛亮比同样深陷东汉末年乱局的谋士更有才华,在治国理政上堪称一代贤相。只是他和《三国演义》里的神一样。诸葛亮相比之下,还是逊色多了。
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真的有这么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