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杜正伦:唐代宰相,他为什么会被贬?

唐代宰相杜正伦,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杜正伦出生于欢水杜氏,隋朝考中秀才,曾授予羽骑尉,入唐后担任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并进入秦府文学馆。贞观年间,杜正伦历任兵部外郎,给事中,中书侍郎,王子左妃子,封南阳县侯。因漏禁中文,被贬为谷州刺史,再贬为交州都督。后来被李承乾谋反案牵连,被流放到渭州。唐高宗显庆年间,杜正伦拜相,初授黄门侍郎,同三品,后升任中书令,进入襄阳县公爵。杜正伦因与李义府不和,在显庆三年(658年)被诬告结党,贬任横州刺史,不久病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隋朝仁寿时期,杜正伦与兄弟杜正玄、杜正藏一起考上了秀才。他擅长写文章,精通佛典,后来被授予羽骑尉。隋朝只有十几个学者,而杜家有三个学者,因此受到了时代的称赞。唐代武德时期,杜正伦担任齐州总管府,参军。后来,他被秦王李世民(后来的唐太宗)招募,进入秦王府文学博物馆。

[img]135793[/img]

累职升迁

贞观元年(627年),尚书右城魏正上表推荐杜正伦,称其古今才华无比。唐太宗随后将杜正伦提拔为兵部外郎,并对他说:“我让大臣推荐优秀的人,不是我更喜欢这种人,而是他们对人民有益。我永远不会任命那些品行能力差的人。我现在任命你是因为你忠诚正直。希望你能称职。”

贞观二年(628年),杜正伦再次改任,负责记录《日常生活笔记》。唐太宗曾经说过:“我坐朝理政,每说一句话,都要先考虑这句话是否对人民有益,我不敢多说话。杜正伦回答说:“君主的言行应该记录在史书中。我的职责是写日常笔记,不敢忠于我的职责。陛下如果有一句话违背了道理,不仅会对当今人民造成伤害,甚至几千年后也会对圣德造成伤害。希望陛下谨慎。“太宗大悦,给它200段丝绸。

贞观四年(630年),杜正伦进拜中书侍郎。贞观六年(632年),杜正伦与御史大夫韦挺、秘书少监于世南、郎姚思廉一起上疏奏事。唐太宗举行宴会,并说:“我发现,如果历代人遇到开明之主,他们可以尽最大努力忠诚地建议和建议。至于像龙逢和比干这样的忠诚大臣,他们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惩罚和杀害。为君不易,为臣更难。龙有逆鳞,君主也有逆鳞,你却敢碰。如果我能经常这样做,我怎么会担心危亡呢!又给了他们大奖励。

不久,杜正伦改为王子左妃子,崇贤馆学士,并加上散骑常侍。唐太宗指示:“王子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的基础,必须选择有道德的人来辅助。现在王子还年轻,雄心壮志还没有确定。如果我迟早能见到他,我可以随时警告他。我现在让他监国,不能把他留在身边。你雄心勃勃,胸怀宽广,能坚持正道,我只能让你离开我去帮助王子,你应该知道这个任命的分量。”

[img]135794[/img]

连遭贬谪

贞观十年(636年),杜正伦再次担任中书侍郎,仍兼王子左妃子,并给南阳县侯爵。唐太宗曾告诉杜正伦:“我儿子得了足病,只是一件小事,但却很亲近小人,以至于没有好名声,你要时刻劝他。假如他不听教导,你就来告诉我。后来,杜正伦多次劝王子李承乾,都没有被接受,便把太宗的话告诉了他。李承乾上表抗辩。唐太宗问道:“你为什么要告诉王子我的话?杜正伦回答说:“我劝他,他不接受,用陛下的话吓唬他,希望他有恐惧,也许能改恶从善。唐太宗怒不可遏,将杜正伦外放为谷州刺史,贬交州都督。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打算谋反,被废为普通人。经核实,李承乾曾命侯君为杜正伦送金。唐太宗随后将杜正伦流放到贵州(今越南)。后来,杜正伦历任英州刺史和石州刺史。

担任宰相

在显庆元年(656年),杜正伦被授予黄门侍郎、崇贤馆学士学位,后晋升为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

显庆二年(657年),杜正伦兼任度支尚书,升任中书令,王子宾客,弘文馆学士,进封襄阳县公。他和刘祥道曾经去过疏唐高宗,认为过多的入流品官是政治上的弊端。高宗让杜正伦和刘祥道一起精简品官,但由于阻力太大,最终失败了。

[img]135795[/img]

贬死横州

显庆三年(658年),中书命令李义府与杜正伦不和,诬告杜正伦与中书侍郎李友益结党营私。唐高宗随后将杜正伦贬为横州刺史,并将他的封邑砍掉。不久,杜正伦死于贬所。


杜正伦:唐代宰相,他为什么会被贬?杜正伦:唐朝宰相,他为什么会被贬?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