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待价,唐代宰相,象州刺史韦挺之子。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魏待价出身于京兆韦逍遥公房,历任左千牛备身、卢龙府果毅都尉、兰州刺史、凉州司马、萧州刺史、右武卫将军、凉州都督,封阳侯。武后摄政时拜相,授天官尚书,同凤阁栾台三品,后晋升为文昌右相,期间曾担任燕然道行军总管,率军抵抗突厥。永昌第一年(689年),韦待价担任安息道行军总经理,进入爵扶阳郡公,率领军队征服吐蕃。结果,他在寅知迦河被击败,被从绣州除名,很快就死于疾病。
[img]135402[/img]
主要成就
魏的待价始于武功,在唐代对高句丽、吐蕃、突厥的战争中取得了成就。唐高宗死后,魏以山陵使之职全面负责高宗陵的建设,花了近一年时间才建成乾陵。他担任总理后,还担任官员部门的尚书,负责官员的选拔、教学和考试,然后负责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的日常工作。
轶事典故
武则命令魏等价征求吐蕃,凤阁侍郎魏方质按照惯例要求派遣御史监军。武则天道:“在古代,明君派将军,把城门外的一切都委托给他。听说御史监军要向他汇报军中的一切事务。将军怎么能在以下制度上取得成功?”因此,监军放弃了。
[img]135403[/img]
人物评价
刘:待价素无藻鉴之才,自武职而起,居选部,既全面无叙,甚至当时被嘲笑。
宋祁:待价起武力,典选无全总才,所以野共蚩薄之。
韦待价的成就是什么?后人对他的评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