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履冰,字开始凝,唐朝名臣、政治家、宰相,王子少保范千兴之子。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
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进士及第,起家周王(李元方)曹参军,后任知县、知州。武则天奉诏考试诸儒臣在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的理论选择禁中。范履冰以优异的成绩被选入宫阙,都是秘使出入北宫门参与宰相权事处理。当时被称为“北门学士”,后来被任命为门下侍郎、官部侍郎、兵部尚书。垂拱两年(686年),被任命为栾台天官侍郎(副宰相)。不久之后,他拜同凤阁栾台平章事(宰相),修国史,与邢文伟同掌朝宰相。居官忠于建议,敢于说话,不怕权力。
[img]135392[/img]
永昌元年(689年)10月,酷官来俊臣逮捕范履冰下狱。天授元年(690年)5月,周兴诬告范履冰推荐的官员中,有54岁的武则天下令杀害他。唐中宗李显复位后,追左仆射。20多年后,在宰相姚崇等人的努力下,在太极元年(712年),唐瑞宗李丹下令平反昭雪,推倒压在范履冰头上的举反犯罪,撤销一切虚假话语,恢复名誉,给予后代养老金(经济补偿),封范履冰的后代为世袭柱国公(一品官荣誉职务)。范履冰是北宋著名大臣范仲淹和范纯仁的祖先。
人物生平
范履冰,字开始凝,来自泰州(今陕西彬县)。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进士及第。历任知县、知州。在唐武则天的拱门中,陕西从陕西迁往长安,与栾台凤阁平章事(宰相)。
[img]135393[/img]
忠诫敢言,不畏权势。武后欲篡夺李唐天下,心忧胜急。与魏元忠同时拜相,政见相亲,感情胜厚。魏元忠诚的私谓:「唐室将哀,武后党日盛,行篡逆之也,天下危险」。魏元忠:「时而观之。而今天的瑞宗,看似聪俊,其作为如何,当难以知道。时而告诫。」范履冰曰:「上昏臣乱。恐时不待。」魏元忠曰:「武后之事篡逆未明,如武后逆天行事,李氏将不容也。我等待做好事。」履冰曰:「仅如命。」
垂拱四年(688年),上面写着:亲戚朋友党,远小人,这个国家的福气。并倡导任命贤能,罢免贪官,为富强兵做出贡献。唐瑞宗不接受。之后,武后任命私党日盛。改永昌元年为初元年。一年三次改元,再次上书劝阻,以举反人故,坐罪下狱。武后迁徙李王,屠杀皇室宗戚,任命武氏宗党,为篡夺李王朝作权准备武术,排除异己。
载初二年(690年)五月,死亡。九月,改唐为周,年号天授,范履冰的忠告可见一斑。
悲伤!一代栋梁之臣,无罪而蒙难,武后为剪掉不顺己的耳朵。俗话说,天下之忠直士,献身于全名节的人。
范履冰:唐代宰相,居官忠诫敢言,不畏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