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德,字昭德,唐朝宰相,刑部尚书李乾佑之子。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
出生于陇西李氏丹杨房的李昭德,精明干练。经入仕,历任御史中丞,乘事贬为陵水县尉。负责建都洛阳的夏官侍郎。武周成立后,授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延载元年(694年),迁检校内史,打击酷吏政治,抑制武氏诸王,力保李唐皇室(李显、李旦)的皇位继承权。依靠宠爱专权,引起君臣不满,坐罪贬为南宾县尉。万岁通天二年(697年),迁监察御史,被酷臣来俊臣与皇甫文备诬告谋反,处于洛阳。唐中宗复辟后,得以平反,追赠左御史大夫、司空。
轶事典故
余石尽反
武则天喜欢吉祥,所以人们经常用它来奉承。有一次,人们在洛水中捞出一块带有几个红点的白石,然后去宫前请求献给皇帝,说:“这块石头是赤心的(指忠诚的),来吧。”李昭德愤怒地说:“这块石头是赤心的,洛水中的其他石头都不能反抗吗?”他们都笑了。
[img]135294[/img]
分君之忧
武承嗣经常在武则天面前诽谤李昭德。武则天说:“自从我任命李昭德为宰相以来,我一直睡得很好。你无法比拟他能为我分担忧虑。”
抑制酷吏
来俊臣曾抛弃发妻,强娶太原士王庆亮的女儿。侯思止还想娶赵郡李氏的李自一之女为妻,并请皇帝批准。太原王氏、赵郡李氏是传承数百年的名门世族,而来俊臣、侯思止则出身无赖,门户极不相对。武则天命政事堂协商。李昭德抚掌大笑,对众宰相说:“太可笑了,曾几年俊臣强娶太原王氏女,已经让国家蒙羞。侯思止这个奴才今天还想让国家再次蒙羞吗?最后,武则天驳回了侯思止的请求。
后来侯思止违反禁令,私下积蓄锦缎,结果被告知。李昭德负责审查,借此机会将侯思止乱棍打死在朝廷上。
军中被殴
据《资治通鉴》记载,薛怀义征服东突厥时,因军议与长史李昭德发生冲突。他不顾李昭德的宰相身份,挥拳打拳。李昭德害怕,请罪。
辱骂同僚
李昭德曾与首相娄师德一起上朝。娄师德身体肥胖,行走缓慢。即使李昭德多次停下来等待,他仍然赶不上。李昭德脾气暴躁,忍不住生气地骂道:“你是个急死的乡巴佬。”然而,娄师德并没有对此生气。他笑着说:“师德不是乡巴佬。谁是乡巴佬?”
[img]135295[/img]
一悲一喜
李昭德和来俊臣被杀时,天降大雨,时人痛惜李昭德,而来俊臣之死拍手称快,说:“今日大雨,真是一悲一喜。”
个人评价
邱颖: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不能被军国使用。直以性好,气负刚强,盲聋下人,沉思狗同列,刻薄欣赏,矫枉宪章,国家所赖者微,所妨者大。天下杜口,不敢说,声威动赫,日子已经炽热了。...看着它的勇气,它比你的身体更大,鼻息冲动,吹向云汉。近年来,新陷入张两族,挫败侯和王二仇,锋利理性不当,方寸良难窥测。(《陈李昭德罪状疏》)
李贤:因此,李昭德勤勉、诚实、自达。立朝正色,不吐刚柔;作为一个鼓舞人心的词,我们必须抗拒感情,用历代诽谤。永隍庙积累了大量树木,改变了规模,死而不朽。道沦福善,业亏嫉恶,名级不追,浪漫就会泡沫。风景不好的树,光是幽明。(《李昭德左御史医生制》)
张卓:李昭德志大而器小,气高而智薄,假权制物,扼险凌人,刚毅而恭宽不足,非谋身之道。
刘:昭德强干为臣,机巧来事,凡所制定,动有规模。武承嗣方持左相权,将立为皇太子,寻更所任,复宿其谋,咸由昭德之言,能拒则天之旨。再看看他的杀侯思止,法王庆之,挫来俊臣,致朋党渐衰,谄媚稍退。另一天又称承嗣说:我任昭德,每次得到高卧,代我辛苦,不是汝所能及的。这种强干机巧的验焉。公忠之道,也在其中。否则,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昭德用谦御下,以柔守刚,不靠专权,常能寡过,那么复皇嗣而不晚,保臣节就会结束。盖由道缺弘持,器难苞贮,纯刚失去,卷智不全。丘阴抗陈,邓注深论,瓦解而固难清理,风破而不易支撑。谁怨恨自取杀夷?
宋祁:昭德、旭进不以道,君子耻之。虽然,一情区,抑武兴唐,其助有端,则贤炎远去。
[img]135296[/img]
黄震:李昭德杀侯思止,鞭打王庆之,都发生在一念忠愤中,其事之难,其功之大,视汉申屠嘉百倍。
郭子章:洛水献石,永昌受图,垂拱长寿,唐已周围。而且庐陵相居,不是像线一样死去的,那么李昭德、狄仁杰的力量也是如此。如果世界知狄而不知李也,那么李之居就不如狄也。就是忠诚,就足够了;遇见,就足够悲伤了。……庐陵复明辟者,狄也。而相王之安皇嗣,李也,其功如也。...李之居为梁公多得感到骄傲。被称为夫田舍,再加上师德,士大夫恶得无忌;王庆之扑,引示朝士,各武恶得无怒;至于“昭德之胆,大于身,鼻息所冲,上刷云汉”,武赵恶得无疑。李固有在东市之朱自召之下。
计大受:诸武熏火,酷吏纵横,朝多依阿取容。李昭德可以训诫太后,夺取文昌的左相,鞭打王庆之,睡觉时觊觎皇太子的谋略。因为侄子是天子,不是姑立庙,中宗得为太子,唐不终为周,为狄仁杰做出了贡献。
与李昭德有关的轶事有哪些?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