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孟获七擒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孟获被诸葛亮抓了七次吗?
如果你读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你一定很熟悉诸葛亮“七抓七纵”孟获的故事。诸葛亮进入西南边境时,遇到了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的抵抗。为了“以德服人”,诸葛亮用计谋生擒孟获七次,最终使他真诚地回到蜀汉。但问题是,在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是否“七抓七纵”孟获?
[img]134051[/img]
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研究这段史料的真实性。当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不能算是正史。我们应该研究其他正史。事实上,最早记录这件事的是《华阳国志》,这是一本地方史料,权威性不如官史。诸葛亮的“七擒七纵”孟获在《三国志》中没有记载。然而,在北宋,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时,却写下了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这让人非常困惑。司马光这样严谨的历史学家会相信这种事情吗?还是司马光只是把它作为一个传说记录下来?
[img]134052[/img]
因此,著名历史学家苗岳先生在研究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资料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诸葛亮怎么能有这么大的能力抓住对方少数民族的领导人,像孩子一样释放七次呢?理论上,当诸葛亮俘虏孟获时,出于仁义原谅他的罪行甚至释放是很有可能的,但抓住7次,释放7次,太奇怪了,不值得相信。
为了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件事纯属虚无,著名历史学家黄承宗在《滇元纪略》中找到了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七个战场:“第一次在白崖上;第二次在邓赊豪猪洞里;第三次在佛光村;第四次在治渠山;第五次在爱甸;第六次在怒江边;最后一次在山谷里,也就是怒江的蛇谷。"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七个地方的交通状况非常困难,士兵们不能骑马,蜀军的行军速度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
[img]134053[/img]
?
观察诸葛亮的平叛时间,他到达南蛮后已经是五月了。那年秋天,诸葛亮完成了平叛任务,班主任回到了朝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不可能在七个战场上来回走动。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完全是自吹自擂。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