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合并越来越尖锐,地主拥有自己的军队和马匹,加上朝廷内部政治的腐朽和黑暗,外戚和宦官无法管辖当地势力,导致了英雄分离的局面。这些分裂势力有不同的兴起过程和发展背景,反映了动荡时代的多元化方向。所以下面是对文丑的详细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文丑(~200年),东汉末年河北将领。文丑是一夫之勇。建安五年(200年),带领左将军刘备进驻延津,误中曹操军师荀攸的“诱饵敌人”计划。他的“五六千骑兵”在“不到六百”的曹军骑兵中惨败。文丑本人也死于乱军,埋葬在河南省禹州市。
明代小说《三国演义》将这段历史改编成关羽斩文丑。
[img]133836[/img]
人物生平
颜亮是东汉末期袁绍的将军。有名气。颜亮和文丑以袁绍军队的勇敢将军而闻名。孔融建议曹操小心他们,以颜亮和文丑为袁绍军队的将军代表。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出兵攻打曹操。
曹、袁两军初战白马,曹操使计分散了聚集在黎阳渡河攻白马的袁绍主力,解开了白马之围,杀死了袁绍负责进攻的将军颜良。曹操认为白马不适合防御,主动放弃白马的据点,沿河向西转移人口和物资。袁绍渡河追赶曹操的运输队。但是曹操并不愿意把官渡和黄河之间的土地留给袁军。在回援官渡前,他想抵抗袁绍进军,让袁军付出沉重的代价。
由于曹操在白马战争中假装袭击,袁绍将前锋部队沿河向西延津移动。他们很可能在那里过河,没有被曹操军阻止。此时,袁绍几乎在曹操在官渡的防御工事和大本营许昌的北部。
曹操军也来到延津,在白马西20英里、南50英里的南阪下扎营寨。由于曹操在防洪堤南侧经营,距离河岸有一段距离,当曹操派人哨探袁军时,袁绍看不见曹军。探子最初在路上报告了500或600名骑兵,然后报告说骑兵数量略有增加,步兵数不胜数。曹操不让探子再报告,让骑手卸下马鞍放马。
[img]133837[/img]
白马的运输车队出现在大坝北侧,在袁绍军的视野中。曹操的一些将军对敌人骑兵众多感到不安。他们建议回到营地。军师荀攸反对:“这是我们引诱敌人的策略!我们怎么能离开?”
袁绍的骑兵将军文丑和刘备率领5000或6000名骑兵相继追赶。曹操的士兵想上马,曹操不允许,直到袁绍越来越多的骑兵分散抢劫物资。这时,曹操让士兵上马,曹操手下不到600名士兵跳上马冲击袁军。袁绍军被打败,文丑被杀。
人物评价
孔融:“颜良,文丑,勇冠三军。”
荀子:“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陆游:“颜良文丑知何益,关羽张飞死可伤。等人间号骁将,太山宁比一毫芒。”
袁绍将领在东汉末年的文丑简介:与颜良一起赢得三个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