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210年(也有人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历史书又称“前汉”和“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部)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很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被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被降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人又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梁怀王太傅被召回长安。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感愧疚,抑郁而死,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和贾谊表示同情,并为他们写了一篇合传。因此,后人经常把贾谊和屈原称为“屈贾”。
贾谊的作品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种,深受庄子和列子的影响
。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治论文,评论当前的政治,简单的风格,愉快的讨论,鲁迅被称为“西汉宏文”,代表作有《秦论》、《论积储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均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最著名的是《鸟赋》。
[img]132460[/img]
人物生平
少年得志
汉高祖七年(前200年),贾谊出生于洛阳(河南郡治所在地),才华横溢,师从荀况学生张苍。
汉高五年后(前183年),他以背诵诗歌、书籍和文章而闻名于当地。河南县守吴公把他召到门口,非常重视他。在贾毅的帮助下,吴公治理了河南县,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社会稳定,在世界上排名第一。
汉文帝登基,听说河南郡治理好,晋升河南郡为廷尉。吴公因势推荐贾谊。汉文帝征召贾谊,委以博士职务。当时,贾谊21岁,是所聘博士中最年轻的。当他还是博士的时候,每当皇帝提问讨论的时候,贾谊总是有精辟的见解和回应,得到了同龄人的一致好评。汉文帝非常欣赏和晋升,一年内晋升为太中医生。
针砭时弊
贾毅最初是太中医生,开始为汉朝皇帝做出贡献。汉朝皇帝的第一年,贾毅提议进行礼仪制度改革,并在《论证制度兴礼乐疏》上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汉代礼仪制度,以儒家和五行理论为基础,倡导“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制度、兴礼乐”,以进一步取代秦朝制度。由于当时文帝刚刚到位,认为条件不成熟,贾毅的建议没有采纳。
文帝二年(前178年)针对当时的“背本趋末”(弃农经商)、“淫荡之风,日以长”的现象,贾谊在《论积储疏》中提出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主张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储备,防止饥荒。汉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鼓励农业生产。在政治上,贾谊提出遣送列侯离开京城到自己封地的措施。鉴于贾谊的突出才华和出色表现,文帝想提拔贾谊为公卿。江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人都嫉妒贾谊,进言诽谤贾谊“年少初学,专欲善权,乱事”。汉文帝也逐渐疏远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
谪居长沙
文帝四年(前176年),贾谊被释放为长沙王太傅。长沙位于南方,距离北京师长安数千英里。贾谊因贬离北京,长途跋涉。当他经过湘江时,他写了《吊屈原赋》,用来吊屈原,并表达了他的怨恨。周勃被捕入狱,贾谊疏于阶级,建议文帝以礼对待大臣。
文帝时,他把蜀县的严道铜山给了邓通,并允许吴王刘英在玉章铜山铸钱。因此,“邓的钱”和吴的钱遍布世界各地。汉文帝五年(前175年),贾毅在长沙告诉文帝,私人铸钱导致货币制度混乱,这对国家和人民都非常不利。建议文帝下令禁止。
贾谊是长沙的第三年,一只王福飞进房间(猫头鹰),停在座位旁边。猫鹰像布谷鸟,过去被认为是一只不吉利的鸟。贾谊因长沙、长沙低洼潮湿而常常悲伤。他认为自己的生命不长。如果他生活得很悲伤,他就会生活得很悲伤。因为他是一个幸运的房子,他表达了他的悲伤和愤怒,并以老庄的死亡和其他灾难为自我解脱。
[img]132461[/img]
再入宫廷
三年后,汉文帝怀念贾谊,征召入京,在未央宫祭神宣室接见贾谊。文帝因为对鬼神的感情,向贾谊询问了鬼神的原本。贾谊详细讲述了真相,直到深夜,汉文帝才不自觉地坐在座位的前端。谈完之后,汉文帝说:“我好久没见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了他,今天看来,还不如他啊。贾谊这次回到长安,朝廷人事变化很大,灌婴已死,周勃被冤狱赦免后,回到江县封地,不再过问朝事。然而,文帝仍然没有把重要的任务委托给贾谊,而是任命他为梁怀王太傅,在更接近朝廷的地方工作。此外,梁怀王刘毅是文帝的小儿子,非常受欢迎,可以看作是对他的一种关注。
政论天下
贾毅任梁怀王太傅。虽然他在梁国封地,但他仍然观察政治事务,在和平时期思考危险。在此期间,匈奴强大,经常侵犯汉朝边境;汉朝刚刚建立,法律法规粗糙但不严格;诸侯王超出了自己的权力范围,占用的土地超过了古代制度的规定,淮南王和济北王都被杀。因此,贾毅多次陈述政治事务
(《治安政策》)一般围绕匈奴侵边、制度疏宽、诸侯王悟凝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文帝前七年(前173年),淮南王刘昌阴谋叛乱。文帝把他流放到蜀县(今四川中部),刘昌在路上怕罪自杀。第二年(前172年),文帝把刘昌的四个儿子封为侯。贾毅担心文帝会把刘昌的几个儿子封为王,上疏文帝劝他,但文帝没有采纳贾毅的意见。
英年早逝
11年(前169年)
年),贾谊32岁,随梁怀王入朝,梁怀王刘鞠坠马而死。贾谊觉得自己是太傅,没有履行自己的责任,深深自责,经常哭,心情很忧郁。
梁怀王无子,他的封国将按例撤销。贾毅认为,这样做对整体情况不利;建议是梁王力的继承人,或者让代王刘搬到梁国;扩大梁淮国的封地,使前者北至黄河,后者南至长江。听了贾谊的建议,文帝迁淮阳王刘武为梁王,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从后来梁王刘武在吴楚七国之乱中坚决抵抗的作用来看,根据贾谊的建议,确实是深谋远虑。
贾谊十二年(前168年)在忧郁中死去,年仅三十三岁。
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简介:司马迁与屈原并称为[屈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