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开元盛世,使唐朝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到8000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分离,宦官专权,国力逐渐下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杨恭仁。我们来看看!
杨恭仁(568-639年),本名杨纶,改名杨温,字恭仁,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 人。唐初宰相,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子。
他出生在弘农杨家,观看王室,清正廉洁。隋初,他崇拜官员部侍郎,封为安县公,参与平息杨玄感的叛乱。作为河南道大使,他镇压了农民起义。战败后,他逃回了江都。江都变了之后,他搬到了官员部的书记。武德两年后,他回到唐朝,崇拜黄门侍郎,封观国公。他担任凉州总管,安慰西北地区的成功,进入朝鲜,担任服务员和中国书记令,并领导左卫将军。
唐太宗即位,曾任雍州牧师、左光禄医生,迁洛州刺史,以特进取仕。贞观十三年(639年),病逝,时年七十二。与三司、潭州都督一起,追赠开府,头衔孝顺,陪葬昭陵。
[img]131221[/img]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杨恭仁的父亲杨雄是隋文帝杨坚的族子。北周时期,官至上柱国。大象两年(580年),作为英雄之子,杨恭仁被授予与将军一起授予武阳县开国公爵。
效忠隋朝
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杨恭仁成为皇室远亲,拜成安郡开国公,并授予左宗卫骑将军。
仁寿三年(603年),杨恭仁出任甘州刺史。他的行政宽和,使胡汉人民得到了安全的治理,赢得了边民的心。隋文帝非常欣赏杨雄说:“这不仅是我任命的人,也是你教子有方造成的。”年底,杨恭仁被征召回朝,担任宗正少卿。
大业五年(609年),杨恭仁调任工部侍郎,次年又调任吏部侍郎。
大业九年(613年),杨恭仁被任命为参观者医生。当时,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隋,杨迪皇帝特命杨恭仁征求意见。杨恭仁在破陵大败叛军,随后与屈突通追击至连乡,俘虏了杨玄感和杨积善兄弟,因功授予正议医生。
大业十二年(616年),杨迪皇帝巡回江都。当时裴云和苏威、宇文述、裴矩、于世基一起掌管政治,排斥异己。杨恭仁因为诚实而被他们排除在外,被释放为河南道大使,负责“捕贼”。他去了桥县,被朱灿所有的义军击败,不得不逃回江都。
14年(618年),宇文化发动了江都兵变,杀死了杨迪皇帝,立秦王杨浩为皇帝,担任大丞相,并以杨恭仁为官员。不久,杨恭仁随宇文化逃往河北,驻扎在魏县。
仕唐拜相
当时,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唐朝。武德二年(619年),魏州总管元宝藏属于唐朝,并捕获杨恭仁,将他送往长安。唐高祖和杨恭仁是旧交,对他很有礼貌,任命他为黄门侍郎,封观国公。唐朝初定河西。因熟悉西北军情,杨恭仁被崇拜为凉州总管。他安慰西北,使葱岭以东的部落爱上了唐朝。唐高祖随后任命杨恭仁为宰相,授予纳言(后改名侍中),仍领凉州总管。
武德五年(622年),土耳其人杰利可汗率军入侵凉州。杨恭仁虚张声势,多布疑兵,使得杰利可汗“怕退”。后来瓜州刺史何拉威支兵作乱。杨恭仁招募勇士,迅速行军,在叛军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连克第二城。然后他释放了所有被捕的俘虏,以瓦解叛军的战斗精神。叛军真的很感激杨恭仁的恩惠,束缚何拉威投降。
[img]131222[/img]
武德六年(623年),杨恭仁被召回长安,担任中书令,兼官部尚书,仍遥领凉州军务。 后来,杨恭仁又换了左卫将军,鼓旗将军。
唐太宗李世民在武德九年(626年)即位。杨恭仁被免去宰相职务,调任雍州牧,并授予左光禄博士代表扬州长史。
晚年荣宠
贞观五年(631年),杨恭仁改为洛州都督。唐太宗特意对他说:“洛阳是国家的关键。虽然我家有很多孩子,但他们不能胜任洛州都督的职务。我特意把这个职务委托给你。当时,杨氏子侄多与皇室联姻,家声显赫。但杨恭仁天性平静,谦恭下士,从不与人交恶,被时人比作汉代宰相石庆。上疏自称老病,请求致仕。唐太宗遂加拜特进,让他回家休养。
贞观八年(634年),杨恭仁担任观风使,与李靖、萧、王、韦挺等十三人分别巡视天下诸州,“观省风俗”。
贞观十三年(639年)十二月,杨恭仁去世,终年72岁 ,开府仪同三司、潭州都督,死后为孝,陪葬昭陵。
《旧唐书卷六十二》列传第十二 《新唐书卷100·列传25》 有记载。
杨恭仁简介:唐初宰相,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