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125071[/img]
人物生平
永明时期,萧子恪被封为南康县侯。十二岁时,萧子恪和从兄弟、陵墓之王萧子良写了《高松赋》,卫军将军王健看到后感到惊讶;他最初担任宁朔将军和淮陵太守。建武年间,他迁任辅国将军和吴军太守。与此同时,他找到了沈约和孔贵学习。司马王静在会稽造反,声称自己把萧子恪当皇帝,却弃郡逃亡;始安王萧遥光劝齐明帝趁此机会杀死齐高帝和齐武帝的子孙后代。明帝召集了70多人,如萧子恪和陵墓王萧昭舟的兄弟亲属到永福省,让太医煮二斛椒。同时,他提前做了几十个棺材,对舍人沈徽福说:“辣椒熟了就杀了他们。期待在三更杀死他们。明帝暂时睡着了,主书单景娟要求依旨杀诸侯,沈徽孚坚持再看情况。三更天,萧子恪赤脚跑到建阳门,明帝醒来,得到沈徽孚、单景娟的回答,抚床说:“萧遥光几乎误了人事。于是哭着和萧子恪见面,赐诸侯饭菜,还让萧子恪为太子中的妃子。侯萧宝卷东昏即位,他迁任秘书监,领授右军将军,不久改官侍中;中兴两年(502年)转到辅国参军。
[img]125072[/img]
天监元年(502年),南梁朝廷降萧子恪爵位为南康县子。除了授散骑常侍和领步兵队长外,他还因病没有被任命为光禄医生,但很快就被任命为司徒左长史;外任永嘉太守。回朝后担任光禄卿、秘书监,再担任明威将军、零陵太守。天监十七年(518年),又入朝任官散骑常侍、辅国将军,到普通元年(520年)迁至宗正卿;两年后(522年),都官尚书被转移。普通四年(523年),萧子恪转为官部尚书,两年后(525年)改为太子詹事。大通二年(528年),外任宁远将军、吴郡太守,次年(529年)于郡舍去世,虚岁五十二,朝廷下诏送侍中、中书令、死后恭敬。他有16个兄弟在南梁当官,其中他和萧子质、萧子显、萧子云、萧子辉都有才华。他曾经对亲戚朋友说:“我哥哥为文史做了充分的准备,不用担心。他只想节俭奉公,不犯错。“他也涉猎过文学,但很快就离开了,所以他没有留下文集。
萧子恪:王萧一次子,豫章文献,他担任过什么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