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陶(公元前2220年至公元前2113年)、偃姓(嬴姓)、高氏、名贵、字庭坚。上古时期,中国部落首领、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圣”(尧、舜、禹、高陶)之一,后人被誉为“中国司法祖先”。
经过唐虞夏三个时代,长期担任刑法的“士师(理官)” 一个职位,以诚信而闻名于世。相传构建了中国最早的司法制度(五刑五教),采用独角兽治狱,坚持公平公正;强调“法治”与“德政”的结合,促进社会和谐,形成“高陶文化”,成为儒法思想产生的重要精神渊源之一。
[img]121365[/img]
106岁时,帝禹在公元前2113年去世,葬于6岁(lù)地球。大禹念及功德,封其后裔于英、六一(今安徽省六安市),尊为六安国(辽国)、偃国始祖、二十四氏(高李徐赵、伯益赢秦、江黄马舒、裴甄谷利、费廉阮罗、英君梁)的始祖。天宝两年(743年)被封为“大唐德明皇帝”。
人物生平
出身
皋陶(gāo yáo),还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少昊之墟(今山东曲阜市)人,另一种说法是山西洪洞县高陶村人。相应地,皋陶的姓氏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偃姓 ,一说为嬴姓。作士在尧朝 [3-5] 享年106岁去世的官员。后代担任理官,后代改为李氏(古代以工业为氏,始于商朝,战国时期最早的文献被称为“李” ,汉代最早出现了“大理”。
[img]121366[/img]
约公元前2113年,皋陶卒被埋在六年(lù),据说它的封地是高城(今安徽六安市),最新考古发现高陶后代封国为辽国。唐朝皇帝认为高陶是李的祖先。唐玄宗天宝两年(公元743年)被封为“德明皇帝”,即“大唐德明皇帝”,简称“唐德明皇帝”,生于山东曲阜,可埋于高城(今安徽六安市)。
据说是尧舜时人,舜命是管理刑政的士。佐禹平水土有功,后禹封其后裔于英(即英氏,今安徽六安西)、六(今安徽六安)。
高陶:古代四圣之一,以正直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