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受欢迎的王子是唐太宗最喜爱的儿子。按照惯例,王子成年后应该封地,不应该长期驻扎在京畿道。然而,由于太宗的偏爱,李泰特许“不是官员”。
李泰才华横溢,聪明绝伦,好士爱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 是当时的书法家、书画鉴赏家。唐太宗允许李泰在他的大厦里设立一个文学博物馆,让他引用自己的学士学位。贞观12年(638年),李泰开始编辑《括地志》,于贞观15年(641年)完成。
因为李泰宠禄过盛,多次受到众臣的劝诫。由于父亲的溺爱,李泰逐渐对王位有了想法。贞观十七年(643年),王子李承乾谋反,李泰涉嫌谋亲。唐太宗采取隔离政策,让李承乾、李泰、李治共存, 均州云乡县降封顺阳县王。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进封濮王。 高宗即位后,优惠有加,永徽三年,病逝于云乡,朝廷追赠太尉、雍州牧,死亡号为“恭”。
[img]120490[/img]
轶事典故
八骏图
周穆王说有八匹马,一天奔驰三万里。晋武帝时期获得的《八骏图》是穆王时期的画。黄丝上的图像腐烂模糊,魅力依然存在。超然出众的形象真的是龙的一类。宋、齐、梁、陈作为国宝,隋文帝灭亡陈朝,图书散失,这幅画是贺若颉获得的。齐王杨琏知道并要求得到它,报答以骏马十匹,美锦五十段,后来又进献琏帝。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法令借给魏王李泰,因此这幅画被传移模写后传遍了世界。第一个叫渠黄,身青色,鬃毛和尾红色,脖子到肚红色,蹄黑色;第二个叫山,紫色,鬃毛和尾黑色,脖子到肚红色,蹄黑色;第三个叫李盗,黄色有黑斑,鬃毛和尾黑色,脖子到肚红色,蹄黑色;第三个叫李盗,黄色有黑斑,鬃毛和尾黑色,脖子到肚红色,蹄黑色,鬃毛很少;第四个叫绿耳,身青色,鬃毛和尾黑色,拳曲,脖子到肚子红,蹄子黑;第五名是红色,身体红,鬃毛和尾巴红黄,颈部到肚子红,蹄子黑;第六名是花,浅紫色,鬃毛和尾巴深紫色,拳头曲,颈部到肚子红色和蹄子黑色;第七名是逾轮,紫色和黑色,鬃毛和尾巴黑色和拳头曲,颈部到肚子红色和蹄子黑色,前额清晰,鬃毛向前,尖而卷;它被称为白色,头发是绿色和白色的,鬃毛和尾巴是红色的,脖子是红色的,脚是黑色的。
芙蓉园
贞观中,唐太宗将原隋朝离宫芙蓉园送给儿子李泰,位于长安城东南部,曲江南岸。这个花园“居住30公顷,周回17英里”。[8]公园里的“广厦修廊连续屈曲,延伸辽阔的双龙,跨带原味,修竹茂林,青被冈阜,东坂下有凉堂,唐东有临水亭。”
李泰去世后,高宗把这个花园给了王子。开元时,唐玄宗作为皇家花园。在这个皇家花园里,从水边到南岸高地,有一个宏伟的宫殿群,如紫云楼和彩霞亭。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有素描图片传世,宋人有变体抄本。
[img]120491[/img]
都城之盛
贞观中,唐太宗在东都洛阳“并坊地”给儿子李泰大厦,合并坊地后,李泰大厦仍占据“东西尽一坊”之地,还有“潴留300亩”。李泰是池塘,池塘和洛河之间有堤坝供人们来来往往,故名魏王池和魏王堤。
在古代,魏王池和魏王堤被称为“都城之盛”,是文人墨客游览的圣地。尤其是每年春天,堤上杨柳依依,堤下河水清澈,堤外湖水清澈,吸引了无数游客。文人墨客在这里写诗咏叹(唐朝韩愈、白居易、韦庄、刘禹锡、宋朝施宜生、梅尧臣、邵雍等。),并在这里举行“修炼”等活动。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种民俗,即农历三月已日(魏以后固定为三月三日),到水边嬉戏,消除不祥。这叫“修行”。
魏王池和魏王堤,李泰是因为父亲的宠爱而得到的,而这样的风景,又因为魏王李泰的名字而闻名。
伊阙佛龛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其次子魏王李泰在龙门山宾阳洞挖佛窟,为母亲冥福。于宾阳南洞正壁雕刻了五尊大佛像。主尊阿弥陀佛高约8.20米,面相饱满,额头一丰,脖子上刻着两条横纹,头上刻着高肉髻和波纹。内有僧只支,胸间束带,外穿双领下垂的法衣。两边侍立的二弟子高约5.80米,身穿法衣,双手合十,表情谦虚。两位菩萨站在外面,高约6.50米,戴着高花冠,脖子下面戴着项圈,穿着丝绸和联珠花圈,下面穿着百褶裙,身体直立,站在莲花桌上。
《伊阙佛龛碑》,又称《三龛记》、楚遂良碑。这是李泰贞观15年11月在宾阳洞完成雕像后雕刻的愿书。碑文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写,建议医生楚遂良书丹共1800多字。这座纪念碑存在于洛阳龙门西山宾阳中洞和南洞之间。虽然它被称为纪念碑,但它实际上是一座悬崖石刻。它高约5.00米,宽1.90米。它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悬崖碑刻。纪念碑顶部有扁平的浮雕,屋檐建筑有仿木结构,正脊两端有尾巴,脊中间有迦陵频伽鸟,龟座已被摧毁。至于纪念碑的记载,宋嘉佑六年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首次出现。明代何良俊清森阁旧藏明初拓本是传世墨拓的最佳【9】,拓展工艺精致,字口如新;比《金石提取物》多50多字。1960年发现了一个宋代拓本,现在都藏在北京图书馆。
探索李泰的一生,与他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