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元年(710年),唐中宗去世,温王李重茂继位,魏皇后为皇太后,派兵到均州防备李重福。同年6月20日,太平公主、临淄王李隆基发动兵变,杀害魏皇后及其党羽,为唐瑞宗支持李旦继位。继位后,唐睿宗改为李重福为集州刺史。由于对唐瑞宗继位不满,李重福、张灵均、郑银等人于8月15日在东都洛阳发动叛乱,袭击左右营兵。由于朝廷军队的拼命抵抗,李重福陷入了困境,逃离了城市,躲在了山谷里。东都留守裴谈,派兵搜索。李重福投河自杀,31岁。李重福死后,被破尸示众三天,后以三品官员礼仪安葬。
人物生平
受封王爵
李重福出生于永隆元年(680年),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子,唐中宗李显的长子 (旧唐书齿序有误)。七月初四,唐高宗封皇孙李重福为唐昌郡王,永春二年(683年)。 同年8月丑日,唐高宗召王子李贤到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李重福留在西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以刘仁轨为副手。同年十二月,唐高宗去世,太子李显继位,为唐中宗,武则天临朝摄政。
[img]119663[/img]
继承元年(684年)2月,武则天废墟唐中宗,将年幼的儿子豫王李旦改为皇帝,为唐瑞宗,仍由其临朝摄政。在元年(690年),武则天废墟唐瑞宗,自称皇帝。圣历三年(699年)改封平恩郡王。长安四年(704年)3月初二入封乔王。后来,他被任命为国子祭酒和左散常侍。
韦后陷害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与太平公主、张柬之等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恢复帝位。当时唐中宗皇后韦氏(魏皇后)讨厌李重福,于是在唐中宗面前诬陷李重福,说李重福和张易之兄弟私谋,构成了易德王子李重润的罪名,导致李重润被武则天杀害。同年2月16日,唐中宗将李重福贬为濮州员外刺史,不久改为均州刺史,不给他实权,并经常命令州官严格防范他。
表奏未报
景龙三年(709年),唐中宗亲自到南郊祭祀,大赦天下,流放人归还。但李重福不准回京都,李重福很忧郁,上表自陈说:“臣闻功相同,赏相异,劳臣疑;罪相等,刑相异,人民疑惑。伏陛下德等天地生光,明如日月,恩及飞鸟,惠加走兽。近日,焚柴展札,郊祭上天,万物皆仁爱,六合均承恩泽,犯罪无论轻重,都赦免。苍生并得赦除。只有你儿子放弃了,皇天平分之道,是这样吗?世界上的人,听到这种情况都为臣流鼻涕;陛下慈念,怎么能不怜悯臣愁呢?伏望赦臣罪,允许臣朝拜。若仰云陛,再见圣颜,虽死九泉,其实是万足。重投荒境,也甘心。但是表演没有上报。
[img]119664[/img]
阴谋造反
景云元年(710年)6月,唐中宗去世,唐中宗幼子、李重福四弟温王李重茂继位,尊皇后韦氏为皇太后,由韦氏临朝摄政。韦氏掌权后,命令左屯卫大将军赵承恩、右监门将军薛思简(薛简)带兵500人前往均州防备李重福。 同年6月20日,李丹的妹妹太平公主、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发动宫廷兵变,杀害韦氏、安乐公主、吴延秀等人及其党羽 ,为唐睿宗,拥立相王李旦继位。
继位后,唐睿宗改为李重福为集州刺史。在李重福上任之前,洛阳人张灵均向李重福献计说:“大王是唐中宗的长子,应该是天子之位。相王虽有讨平韦氏的功劳,但怎能越位居上呢!过去,汉朝杀诸吕,而东迎代王刘恒;现在东都的百官士妾都希望国王来。如果国王暗中去东都洛阳,就像从天而降。如果派人杀了留守,他可以支持西部到陕州,然后东下黄河,这样世界就可以计划了。”
一开始在景龙三年的时候,郑从官部侍郎外调江州司马,暗中勾结李重福。此时,郑银与张灵均交流信息,秘密派人劝李重福造反,准备推尊李重福为皇帝,唐瑞宗为皇太叔,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弟,建年号克复。郑银自任左丞相,负责内外政事;张灵均为右丞相、天柱将军,负责军事工作,其余依次授予官职。李重福派家臣王道先到东都洛阳,暗中招募勇士。李重福从均州假称乘驿和张灵均进入洛阳。
兵败自杀
在王道到达洛阳后不久,就有人泄露了阴谋,洛州司马崔日知抓获了数十名党羽。同年8月15日,李重福抵达洛阳,王道等人得知后,带领群众跟随李重福直接攻占左、右屯营兵,发动叛乱。当李重福来到天津桥时,有数百名追随者手里拿着武器来帮助他的权力。侍御史李勇先到左掖门,命令闭关拒绝,然后到右屯营中号令:“虽然李重福是先帝之子,但他得罪了先帝。现在他无缘无故进入城市,一定是一场混乱。君等都是在圣朝工作的,要诚实,立功立事,才能取得财富。过了一会儿,李重福果然来夺右屯营,右屯营坚守不动,营中箭矢如雨。于是李重福赶到左掖门,准备攻占留守,但是门关得很紧,李重福怒不可遏,于是纵火烧城门。这时左屯营兵来救援,李重福计尽,出东门逃跑,躲在山谷里。第二天,东都留守裴谈等出兵搜索,李重福尴尬,自投曹河而死,时年31岁。李重福死后,被破尸示众三天。唐睿宗下诏,说李重福自绝于天,但屈法申恩,因兄弟情,以三品官员的礼仪安葬。
李重福:唐中宗李显臣长子,为什么他的结局如此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