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称制,广开密告之门,罗织诬陷,杀害大臣。敬则进诫,武后采纳他的建议,并将他提升为正训医生,兼修国史。不久,检察院左舒子魏元忠因恒国公张易之的陷害被判处死刑。朝鲜的大臣们不敢站起来劝阻,因为他们害怕张的权力。只有朱静劝阻武则天:“元忠对朝廷忠诚,对他的指控毫无事实。如果他杀了他,世界上的人会失望的。武则天从劝,魏元忠才得赦免。
[img]119417[/img]
后来,官员和凤阁台平起平坐,用人作为治理国家事务的前提。然而,由于他直爽的气质,他违反了当前的政治,被贬为郑州刺史。他为官清廉,辞职归来时只有一人一马。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去世,享年75岁。有《十代兴亡论》、《五等论》等书籍。唐睿宗就位后,他被追为秘书监,他的号码为人民币。
人物评价
刘昫:①朱敬则文学有名,节行无愧,劝诫果断,推择精真,苟不洞鉴古今,深知王霸,何由立其高论哉?珍惜彼此!②少连为绝。守道安贫,怀远当仁。
欧阳修:敬则一诫,罗织之狱衰,时而后言者!
[img]119418[/img]
刘幽求:所以郑州刺史朱敬则,往往在则天任正劝医生,知政事,忠诚义烈,为天下所推。神龙时,被宗楚客、冉祖雍等诬陷,左授庐州刺史。长安年中,尝谓臣云:“相王必得期受命,必尽节事之。"和韦氏篡逆干纪,臣遂见危险,翼戴兴历,虽然天诱其事,也是敬则先启之心。今陛下龙兴宝位,凶党就杀,尊则尚衔冤泉壤,未蒙昭雪。情复事符先觉,诚意可嘉。
毛泽东:朱敬则,政治家,历史家,年七十五。贾谊云:“仁义不施,攻守势异也”。
个人着作
朱静收集了魏晋以来大臣们的成败,讲述了《十代兴亡论》。根据秦之的得失,以前代文士论的废五等封爵的文章认为可以妥协,并写了《五等论》来评论封爵的故事。
唐朝宰相朱敬则怎么评价?他留下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