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年间,举明经进士,候补太子宫门郎,迁秘书郎。学识出众。擅长文辞,迁中书舍人,封吴兴县男。武则天临朝称制,授夏官侍郎,贬为桂州长史。长寿元年,检校官员部侍郎,迁尚书左丞,同平章事,参议朝政。延载元年(694年),升任纳言,负责监督天枢。证圣元年(695年),迁刑部尚书,同平章事。嵩山封禅总管,督修明堂,加任银青光禄大夫。神功元年,因事坐罪,降为益州长史,迁地官尚书、工部尚书、西京留守。长安年间,告老归乡,晋封伯爵。神龙元年(705年),姚迅去世,获得越州都督称号。写《瑶山玉彩》,创立《时政记》。
[img]119331[/img]
主要成就
政治
姚在政治上首创了《时政记》。作为实录史的体裁,它不仅有利于历史记录的真实性,而且有利于历史记录的完整性,对后世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他敢于直接建议。明堂发生火灾后,武后自责逃离正殿。姚上奏援引洛阳和汉武时期建章宫发生火灾的旧事,但盛德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他成功地改变了武后的主意,没有放弃政府。 当大食国派使者献狮子时,他建议武术后,饲养野兽最好不要杀人来表达极大的同情心,这表明好生活的高尚道德是正确的方式。对自己来说,给野兽厚钱是不可取的。使武后及时拒绝。后来,武后想用金千两来装饰九鼎。他指出,鼎是一件神器,简单自然,没有黄金的修饰,阻止了武后这个耗费巨大却毫无意义的项目。他多次指正武后的错误,为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贞观遗风”做出贡献。
军事
契丹李尽忠侵犯边塞,武则天命令曹仁师等28名将军率兵征服。后来,梁王武三思被派去安抚榆关道大使 ,屯兵胜州(治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作为副使,作为第二道防线,备策应对。 在胜州期间,姚亲自参与了边防建设和士兵训练,为巩固边境做出了贡献。
[img]119332[/img]
人物评价
《旧唐书》等《旧唐书》:“成都布政,始卒不是;相国上章,或不或中。而焚明堂,避开正殿,有多固律;废除唐颂,立天枢,一言不措。是对符瑞的妄求,已经失去了忠诚;选择楚茅,很难过错。不常其德,无畏承羞。”
顺圣皇后武赵:夫严霜下,知贞松之善奇,疾风前,知劲草之贵。既有这种东西,人也宜哉。青早荷朝恩,委任斯重。居中作相,弘益已多,防边训兵,心力俱尽。岁寒无变,终始不渝。乃眷蜀中,赖俗殷杂,长缺良守,弊于侵渔,政以贿成,人无所适从。用命卿出镇,寄兹存养。下车整肃,果能揽缰澄清。官员不敢犯,奸无所容,前后纠缠,盖非一绪。贪残之伍,屏迹于列城;抄袭之夫,躲在外面。劳期月,康此黎元,言念德声,良深嘉尚。以豫州为法,宜布琅邪之化。
顺圣皇后武赵:任何长官都很容易清理自己,也很难清理官员。至于姚,可以说是兼而有之。
姚毅在政治军事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如何评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