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绰是大辽北院枢密使肖思温的三个女儿。她从小聪明美丽,成熟稳重。无论她做什么,她都努力做到完美。在她的人生字典里,从来没有粗心过这个词。
巧合的是,16岁那年春天,她成了耶律贤的贵妃。两年后,她被授予皇后称号。
由于耶律贤年轻时的过度恐惧,他长大后身体虚弱,总是卧病在床,无法亲自上法庭。萧绰取代耶律贤听政。在此期间,国家事务主要由她决定。
在萧绰的不懈努力下,辽国的军政大事井然有序,人心稳定,社会繁荣。耶律贤非常欣赏萧绰的才华。他为拥有如此优秀的妻子而自豪。他逐渐将妻子的地位提升到与自己相同的水平,给了她行使皇帝权力的权力。
[img]118611[/img]
672年,19岁的萧绰在帮助丈夫治理国家的同时,也没有耽误开枝散叶,为耶律贤生下了长子耶律隆绪。
耶律贤看着襁褓中可爱的婴儿,觉得自己后继有人了,非常激动,非常爱萧绰。在他们14年的夫妻生活中,萧绰不仅全权掌握了朝廷的军政大事,还为耶律贤生了7个孩子。男孩聪明,女孩漂亮,活泼健康。
1992年,耶律贤去世,根据遗嘱,萧绰的儿子耶律隆绪继位,即辽圣宗,肖绰被尊为摄政皇太后。
小绰30岁,圣宗只有12岁。面对一群皇室宗亲的虎视眈眈,母子俩的处境,有多难想象。
[img]118612[/img]
幸运的是,有肱股的大臣耶律斜云和韩德让。说到韩德让,我不得不解释几句话。他是一位年轻的天才,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才,与萧绰有着青梅竹马。他们没有猜测。他们曾经有过婚约。如果耶律贤没有下令萧绰进宫,他们可能已经结婚很久了。
创造人,前恋人,成了今天的君臣。虽然他们的地位变了,但他们内心深处的爱情并没有改变。这时,萧绰环顾四周,除了韩德让,没有人能帮她撑起生命的天空。韩德让也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萧绰,否则就不配叫男人了。
就这样,在韩德等人的全力帮助下,萧绰和圣宗的地位逐渐巩固。
983年,辽圣宗率大臣将萧绰号为“承天皇太后”。作为“承天皇太后”,萧绰总摄军国大政,从而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皇太后摄政”时期。
[img]118613[/img]
萧绰知人善任,拜韩德为大丞相,位于诸亲王之上。在军事上,她多次向宋军,以契丹诸京为基地,东降女真,西攻党项,维吾尔人,北攻铁力,南攻宋朝,扩大了辽国的统治地区。
986年,宋太宗认为辽圣宗年轻,母亲后来接受了政治,并举行了北伐,以恢复石敬堂献给契丹的幽云十六州。正月,宋军兵分为三条路,东路攻幽州,中路攻云州,西路攻朔州。其中,宋代著名将领在西路军中扬行。
萧绰命耶律休哥守幽州,耶律斜云抵抗中路和西路宋军,而她则挥刀跃马,亲率辽圣宗驻扎驼罗口中策应。
这场战争打下来,宋军大败。在撤退的路上,辽军将宋朝名将扬业抓获俘虏,后者不降,绝食而死。
自幽州大胜以来,萧绰开始主动挑战宋朝,甚至多次亲自上阵,英姿飒爽,驰骋疆场。在所有的战争中,她几乎都能赢,成为一名著名的女将军。辽国的势头也在她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中飙升。党项、女真等周边部落纷纷称臣纳贡。
1004年,小绰趁宋真宗害怕怯战的机会,再次亲自出征,挥军南下千里,直奔禅州城北。由于宋军的反击,萧绰利用宋真宗急于求和的心理,与宋朝谈判,达成了禅渊之盟。
[img]118614[/img]
从那以后,宋朝每年需要向辽国缴纳10.2万白银和20万丝绸。此后,契丹与宋朝边境百余年没有重大冲突。
在摄政期间,萧绰努力选择汉人,开科取士,消除番汉的不平等待遇。随着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外军越来越强,内政经济也步入正轨,使辽朝达到鼎盛时期。
1009年,萧绰将皇权归还耶律隆绪,决定结束她40多年的摄政生涯,去北京享受晚年。不幸的是,在南行的路上,萧绰生病了。年底,她去了宫殿,56岁,葬在乾陵。
萧绰为辽景宗服务了14年。景宗死后,他辅导了他的儿子圣宗27年。当她在位时,她不仅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将辽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还解决了悬而未决的战争问题。作为一名统治者,不可否认的是,她是成功的。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后妃,很少有幸福,也有太多的不幸。有的英年早逝,有的死得不好,有的被打进冷宫,有的孩子手脚残疾,林林总,一步步惊心动魄,不一样。
一路走来,只有契丹国的萧绰,不仅立功立业,而且作为一个女人,她的生活是丰满的,没有遗憾!
萧绰让辽朝进入最鼎盛时期,她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