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阴入仕,谨慎诚实。他从泾州司兵开始参军,历任雍州司兵参军、好县令、润州司马、万年县令,迁京兆尹、户部侍郎。开元十四年(726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封清水县男子。李元红任职三年,因与杜暹不和而被释放为曹蒲二州的刺史,不久就因病致仕。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病逝,追太子少傅,文忠。
[img]117709[/img]
轶事典故
唐中宗时期,太平公主依靠权力强迫佛寺碾压,被告到雍州政府办公室。李元红当时是雍州的一名家庭,将碾压判决归还佛寺。雍州长史窦怀贞害怕太平公主,命令李元红改判。李元红说:“终南山可能会移动,但此案的判决不能改变。” 后来,据“南山铁案”称,已判决且不可改变的案件。
人物评价
宋靖:李侍郎引宋遥之才,废刘晃之贪,贵为国相,家无储蓄。虽然季文子的美德,何加也!
李湛:周观帝王之道,春秋富则依旧,享久则简促后尚。因此,玄宗开元之初,宋靖、姚元崇的一代被任命调阴阳。东封后,李元红和张九龄的妻子被用来承担法律。
[img]117710[/img]
刘:李元洪在政事多年,不改第宅,仆马缺点,未改装,所得封物,均散之亲。⑵ 元红性清俭。既知政事,稍抑奔竞之路,务进者颇为恐惧。⑶魏知古,卢怀慎,源乾曜,李元红,杜暹,韩休,裴耀卿,悉蕴器能,咸居宰辅。或者心存启沃,或者致力于推荐贤人,或者以爱子为外官,或者停止屯田于关辅,或者不受藏人贿赂,或者坚劾伯献之奸,或者广渠充国用:这一切都是立功的,有足够的嘉尚。陆、李、杜三君子,又以清白垂美简书,公孙弘之流也。
司马光:自上位以来,姚崇尚通、宋靖尚法、张嘉贞尚官、张说尚文、李元红、杜暹尚节、韩休、张九龄尚直,各有所长。
个人作品
《全唐文》收录其奏疏两篇,《请令张说吴兢修史馆》、《废职田议》。
《全唐诗》收录了三首诗:《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绿墀怨》、《相思怨》。
与李元红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后人如何评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