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光庭出生于河东裴氏中眷房,以门阴入仕,历任太常寺丞、营州司马、司门郎中、兵部郎中等职。在任职期间,建议突厥参加封禅,迁鸿卿少卿,拜兵部侍郎。开元十七年(729年),裴光庭拜相,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次年,裴光庭任相期间,提出“循资格”,以资格作为提拔官员的标准。他还建议将中原经典传播到吐蕃,监修国史,然后封正平县男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裴光庭病逝,时年五十八岁,追太师,死后忠诚。
主要成就
裴光庭任相期间,提出了以资格为选拔人才标准的新用人制度,称为“循资格”。
[img]117669[/img]
唐初,官员部门以人才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那些有才华的人只能长期担任低职官员。有些人甚至在20年内没有获得任何官员职位。裴光庭崇拜后,提出“资格”,提出选择各级官员,以年资为条件,无论是否有才能,资格都可以晋升。
《循资格》对各种官职的任职年限和晋升方式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逾越。只要不犯错误,就会有起伏。这让长期无法升职的官员因为能力平庸而欣喜若狂,纷纷称之为“圣书”,但才华横溢的人都在抱怨。 裴光庭去世后,“循资格”被中书令萧嵩叫停,他提拔的官员也被罢免为外职。
轶事典故
裴光庭担任宰相时,还担任官方部门的书记,让门下主事阎林之主掌管选官事务。裴光庭将同意阎林的任何裁决。当时人们称之为“林之口,光庭之手”,这意味着裴光庭将批准阎林之一的意见。
[img]117670[/img]
人物评价
刘昫:①光庭沉静少言,寡于交游,既历清要,时人初未许之。而在职,公务修改,众方叹息。②正平棠藻官能,文学政治事务,相当深刻。而且前史讽刺他的谬论,有涉及陈寿短武侯应变的理论!非通论也是如此。
洪迈:萧、曹、丙、魏、房、杜、姚、宋是汉、唐的名相,不需要背诵。然而,前六君子终于位了,而姚、宋相明皇只有三年。姚以二子和亲戚受贿,其罢犹有说,宋但以严禁恶钱和疾病罪妄诉不已,明皇以优人戏言而罢,二公终身不复用。宋公罢相时,年才五十八,后十七年乃至死亡。其次是张嘉贞、张说、源乾曜、王奕、宇文融、裴光庭、萧嵩、牛仙客等。
顾炎武:人被困在虐政暴吏中,有资格的人也被困。夫资格的法律起源于后魏崔亮,复行于唐代裴光庭。他是二子。他当时已经犯了罪,不被后人嘲笑。
裴光庭任相期间的成就是什么?与他有关的轶事典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