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李适之:唐朝宗室宰相,性情粗糙,经常落入李林甫的陷阱

神龙政变后,进入仕途,历任右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等职。治政宽和,深得人心。第一年(742年),天宝代牛仙客为左相,兼任兵部尚书,封渭源县开国公。后来,他与中书使李林甫竞争权力,逐渐失宠。天宝五年(746年),罢去相位,改授王子少保。 同年7月,李林甫弹劾李适之和魏坚结党营私,李适之被贬为宜春太守。天宝六年(747年),李适之听说魏坚被杀,惊恐之下,服毒自杀,时年54岁,埋在河南温泉里。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龙的第一年,唐中宗发动了龙的政变,恢复了唐朝,历史上被称为孝道和ZTE。鉴于武则天屠杀李唐宗的家庭耗尽,他开始提升高祖太宗的后代,不断提高皇室的影响力。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前太子李承乾的孙子,李适之开始了仕途。起家授朝散大夫,尚衣奉御,拍摄金州时不要开车。根据检查,推荐结构,迁到湖州时不要开车,授予右卫郎将,迁到武陵太守,转到唐州、通州、梓州刺史,拜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治理宽和,深受下属喜爱。

[img]117566[/img]

拜相封爵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鉴于谷水和洛水年年泛滥,消耗民力,唐玄宗命令李适之修筑堤防。河南尹利之利用内库资金修筑上阳、积翠、月陂三堤,成功抵御谷洛水患。唐玄宗大喜,为李适之勒石记功,让永王李林写碑文,让皇太子李颖写碑文,拜李适之为御史医生。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出任幽州大都督府长史,代表节度观察事务,为边境做出贡献。上疏皇帝要求将祖父李承乾和父亲李翔埋葬在昭陵。唐玄宗追李承乾为恒山民王,李象为会稽总督、欢国公,追他的叔叔李厥、兄弟等人。不久,他成为了刑事部的尚书,也成为了亚相。

天宝第一年(742年),左相牛仙客去世。李适之接任左相,兵部尚书、弘文馆学士,授予柱国、光禄博士,封渭源县开国公。

罢相遭贬

李适之拜相后,与中书令李林甫争权。但由于气质粗糙,经常进入李林甫的陷阱。李林甫曾对李适说:“华山有金矿,开采能富国,皇帝还不知道。一天上朝时,李适之将华山金矿奏知唐玄宗,唐玄宗问李林甫,回答说:“臣早就知道了!但华山是陛下的本命山,是王气所在,不宜挖掘,臣便没有提及。唐玄宗认为李适之担心不周,对他说:“以后演奏时,要先和李林甫商量。从此,李适之不得上宠,渐渐被疏远。

[img]117567[/img]

不久,与李适之交往的陇右节度使皇甫唯明、刑部尚书魏坚、户部尚书裴宽、京兆尹韩朝宗等人受到李林甫的中伤,全部贬官流放。李适之害怕不安,于是上疏请求辞职。天宝五年(746年),放弃相位,改授王子少保。

从那以后,李适之很高兴,认为自己可以避免灾难。宴请亲朋好友,在宴会上写了一首诗:“避贤初罢相,乐圣冠杯。”同年7月,李林甫上疏朝廷弹劾李适之和魏坚为朋友,勾结废王子李颖。因此。魏坚流放临封(今属广州),李适之贬为宜春太守。

服毒自尽

天宝六年(747年),御史罗希石奉李林甫之命,将魏坚、裴敦复、李勇等人杀在贬所。当地官员听到罗希石的名字时,他们都感到震惊。不久,罗希石去了宜春县。在李的恐惧下,他服毒自杀。


李适之:唐朝宗室宰相,性情粗糙,经常落入李林甫的陷阱李适之:唐朝宗室宰相,性情粗糙,经常落入李林甫的陷阱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