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博陵崔氏第二房 ,进士及第,授寿安县尉,历舒,洪二州司马。入为起居舍人。历吏部郎中、御史中丞、合作郎、中书舍人,处理中书省事务和官员选拔事宜。性格刚直,无所容忍。与宰相常衮不和,授太常卿,出任河南少尹。唐德宗即位,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后迁中书侍郎。监修国史,封常山县子。忠诚正直,有重臣的节操,在宰相任上执政宽简,政声亲切,颇有贞观之风。唐建中元年(780年),病逝,时年60岁,追太傅,文贞。
主要成就
唐肃宗年间,天下战争,朝廷官制混乱。代宗继位后,虽然战争平息,但宰相元载专权,大肆出售官职,不送贿赂,不封官,导致纲纪败坏。元载后,常枪掌管政务,不需要任何推荐的官员。只有通过科举考试,他才能成为一名官员。崔佑甫崇拜后,改变了以前的任官方法。只要是人才,他就会被任命。不到一年,他就任命了近800名官员。
轶事典故
任人唯亲
唐德宗曾对崔友福说:“很多人说你选择的官员大多是亲戚和朋友。为什么?”崔友福回答说:“官员的选择必须熟悉他们的才能和性格。如果他们不认识他们,他们怎么能知道他的真实情况呢。”唐德宗非常同意。
[img]114874[/img]
计夺兵权
神策军使王驾鹤掌握了十多年的禁军,权力倾向于内部和外部。唐德宗继位后,他想免除王驾鹤的兵权,但他担心自己会发动叛乱。崔佑甫打电话给王驾鹤谈话,故意拖延时间,接替王驾鹤的白志贞已经在军队任职。
藩镇惭服
淄青节让李正己上了朝廷,说要付30万元来试探皇帝。唐德宗知道李正本不是出于真诚,所以他没有回答。崔佑甫说:“陛下不妨遣使慰劳淄青军,把他要献的钱转给士兵。如果李正自照办,士卒会感激皇帝的恩情;如果他不照办,他会自怨自艾,引起下属的不满。而这样做也能让各地的藩镇知道朝廷不看重钱。唐德宗同意了他的建议,而李正本则羞服不已。
人物评价
李肇:自张曲江以来,宰相称房太尉、李梁公为重德。德宗朝,崔太傅尚用,杨崖州尚文,张凤翔尚学,韩晋公尚断,是一时的风采。
刘昫:①佑甫谋猷启沃,多所弘益,天下以为可以复贞观,开元之太平。②前赵文子推荐70位,古为美谈;崔佑甫除了800名官员,人无间言。可以看出,开物成业的人才是消灭私人和偏袒公众的方式。唉!公权余旬而死,延孙未期年而逝。古代来了,世界少了,乱世多了。它的意义就在这里。③儒道公权,贻孙相才。命不永,时哉可悲。
宋祁:崔佑甫发正隐情,浑鉴策吐蕃必叛,伐谋知几,君子哉!
司马光:上(唐德宗)初即位,崔佑甫为相,务崇宽大,因此当时政声亲切,以为有贞观之风。
[img]114875[/img]
苏轼:以前当国,虽然尽公守法,但贤愚同滞,天下嘲讽。和崔一样,不到一年,除了800名官员,多其亲旧,自称得人。因此,建中之政几乎是贞观。
洪迈:如果唐宰相300多人,如魏征、王贵、楚遂良、狄仁杰、魏元忠、韩休、张九龄、杨婉、崔佑甫、陆治、杜黄尚、裴毅、李江、李藩、裴度、崔群、魏处厚、李德裕、郑等,都是一时名宰。
徐钧:道德驰声满建,难道没有人能继余风吗?最怜贞观开元治,付与奸邪最卑鄙。
个人作品
崔佑甫有30卷文集。
《全唐文》有14篇文章:《请召对待制官奏》、《玩猫鼠议》、《广丧朋友议》、《为皇甫中丞上永王劝移镇纸》、《上宰相纸》、《齐昭公崔府君集序》、《汾河义桥》、《穆氏四子讲艺》、《滑亭新驿碑阴记》、《卫尉卿洪州都督张公遗爱碑》、《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代宗瑞文皇帝哀册》、《祭董大使文》、《祭孤常州文》。
崔佑甫任相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与他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