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伐吴的故事,为什么刘备在征服东吴时没有带诸葛亮?
公元219年(建安24年),当关羽北伐曹魏发动襄樊之战时,东吴撕毁了与刘备的盟约,袭击了关羽后面,占领了江陵等地,导致关羽失去麦城,最终被东吴杀害。得知消息后,刘备悲痛欲绝,发誓报仇,吴蜀两国结仇。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不顾蜀汉初定,以关羽报仇为名,亲自率领6万军队攻打吴国,这是三国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然而,东吴最终取得了胜利,蜀汉几乎全军覆灭。刘备逃回蜀国后不久死于白帝城。有人会说,如果刘备带诸葛亮去攻打吴,他永远不会输得这么惨,那么刘备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呢?我认为原因如下:
[img]114690[/img]
诸葛亮更像刘邦的萧何,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处理朝中大小事务。此时蜀汉初定,内部不稳定,还要防止曹魏在关陇方向进攻蜀汉后方,打仗就是打后勤。因此,刘备征服吴国后,必然会留下诸葛亮在后方主持大局,稳定后方,保障军需,这也说明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如果刘备带诸葛亮,后方必然会有问题。刘备死后,南中叛乱,证实了这一点。诸葛亮花了几年时间才平静下来。
与军事才能相比,诸葛亮更擅长内政。至少在早期阶段,他的军事才能还没有显现出来。七次离开岐山是后话。刘备以前没有带诸葛亮出去的先例。刘备占据了西川的庞统。此时,荆州仍在后方。汉中战争带来了法正。诸葛亮一直在后方主持大局。在夷陵战役中,刘备带来的军事参谋是马亮,马亮在战争战略上并不比诸葛亮差。
[img]114691[/img]
另一方面,诸葛亮本人不赞成伐吴。诸葛亮一直倡导孙刘联合,认为伐吴是私敌,伐魏适合国家正义。这种情况与刘备主张的伐吴立场相反。如果他带诸葛亮,将军难免会有分歧。此外,诸葛亮是东吴高级官员诸葛亮的弟弟。孙权经常与诸葛亮有特殊关系,与蜀汉打交道。因此,他不带诸葛亮来拯救诸葛亮。
刘备带兵攻打东吴时, 刘备为什么不带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