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兰陵萧氏齐梁房,初为宫门郎,累官为王子仆。唐代宗时期,他担任涉、池、常三州的刺史,与萧定、张毅并列世界第一。唐德宗即位后,他拜吏部尚书,与中书门平章。萧复反对宦官控制兵权,弹劾奸臣卢齐。贞元三年(787年),作为高国公主的亲属,被废居饶州卒。
人物生平
年表
唐玄宗出生于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被调到陕西同州(陕西大理)刺史,适大旱,农禾颗粒无收。
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春天有无数村民饿死。萧复果断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他因擅自使用仓库中的皇粮而被免职。离任时,同州人民敬拜于道,流涕辞送,感受其恩德。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萧复任兵部侍郎,后迁户部尚书,统军长史。时叛臣朱巴内乱,萧复护德宗逃到奉天。农历十月,萧复被任命为官部尚书,与中书门平章。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拜相,萧氏唐朝拜相第五人。
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因表弟萧升妻高国公主(唐肃宗女)淫乱,萧复受株连,被贬至饶州(江西上饶)。
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农历五月病逝。
[img]114636[/img]
卓尔少年时代不群
在萧复生活的时代,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从极盛时期逐渐衰落。当时官宦家庭的少年子弟大多以服饰和舆马竞相奢华,互相攀比奢华娱乐。虽然萧复出生为皇室亲戚,家庭道德高贵,但萧复并不重视这一点。他经常穿旧衣服,很少和那些孩子交往。他独自住在家里,不知疲倦地学习。非文人永远不会和他交往。他的叔叔萧华常赞叹道:“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振兴我们萧家的祖业。”
不怕权贵,以至于丢官
萧复家在长安市东北郊昭应县(今陕西临潼)运河边有一栋别墅,是他的祖父唐玄宗李隆基为萧复的母亲建造的。建筑极其精致,环境优雅。萧复的父母在代宗广槐二年(公元764年)去世。安史之乱后,他的家道开始中落。因为连年道歉,家里有几百个人,入不敷出。萧复作为一家之长,与几个弟弟商量后,决定卖掉昭应别墅,以渡过难关。
当朝宰相王邈贪婪的时候,听说昭应别墅里有林泉的美景,就想免费占有,于是让弟弟王去见萧复,诱导他把别墅献给自己。王对萧复说:
“以你的才华和知识,你可以承担重要的职责,获得足够的厚禄养家。为什么不把别墅献给宰相,换高官厚禄呢?”
小福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微笑着回答说:“今天卖祖先的别墅供家庭使用,可以支持老年人,可以支持孤儿和年轻人。如果它被用来换取我的高级官员和荣耀,它会让我的家人感到寒冷和饥饿。我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王缙本以为可以轻易得到萧家的别墅,没想到萧复这么无知。他不仅为梦想的失败而深感遗憾,也为萧复不知好歹而怨恨。几天后,王缙找借口罢免了萧复的官职。有人劝萧复上表皇帝为自己辩白,但他坚持不肯。所以被废滞在家里,但他处之泰然自若。后得起用,累官至尚书郎。历歇州、池州、常州,大约在代宗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前后,每个人都严守官道。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朝廷考察世界刺史政绩官声,萧复排名第一。
[img]114637[/img]
时事不能萧复罢相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4月,萧复再次迁至同州(治陕西大理)刺史。今年天旱道歉。第二年春天,许多饥民饿死。同州境内有京赎观察使所设的粮仓,萧复擅自开仓放粮,救助饥民,救活无数饥民,百姓争相赞美其德。朝廷有关部门上表弹劾他,萧复因此停职,同州人民听说他要离职,拦路磕拜,感恩流泪。进入北京后,朋友们叹了口气,萧复笑着说:“如果对人民有利,他们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以一个人为罪,能救多人,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萧复任兵部侍郎,后迁户部尚书兼统军长史。当时叛臣朱内乱时,萧复护德宗逃到奉天。农历十月,萧复被任命为官部尚书,与中书门平章。
萧复拜为宰相,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萧复为相期间,大部分时间代德宗到处巡视。萧复如实反映,京城外内乱频发,兵荒马乱,并上奏言改革弊政,德宗听后特别不高兴。萧复反复说,德宗还是不接受他的建议。萧复心灰意冷,深感报国无门,于是称病求退,不久便罢相。事实上,萧复居相位不到15个月。他在唐朝的待遇其实是唐朝中后期朝纲混乱、乱臣当权、国无明君的写照。787年,萧复再次被株连贬至饶州(江西上饶)。
唐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因弟弟萧升妻高国公主(唐肃宗女)淫乱案,萧复受株连,被贬至饶州(江西上饶),次年农历五月病逝,终年五十七岁。
萧复:唐朝宰相反对宦官控制兵权,弹劾奸臣卢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