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迈(739-798),唐代官员,唐德宗朝宰相,祖籍范阳县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祖先迁往河南,出生于吉州。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卢迈出身范阳卢氏北祖第二房,在唐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担任宰相,达到权力顶峰,受到众多大臣的敬仰。卢迈从小尊师长,友爱同伴,诚实忠诚,责自己严,责人宽广,受到时人的好评。陆迈历任蓝田尉、河南主簿、集贤殿校理、滁州刺史、右劝医生、尚书右丞等职。当时他奉公守纪,不谋私利;心胸开阔,待人谦恭;作风正派,不拉帮结派。唐德宗贞元九年在众大臣的一致推荐下登上宰辅之位。德宗皇帝曾下诏表彰卢迈。诏书说卢迈“自居台辅,益见忠清”。方借谋猷,突婴疾疹”。朝野对卢迈都有好评。
[img]114154[/img]
人物生平
少以孝友谨厚称,深受叔叔崔佑甫的尊敬。两经及第,历太子正字,蓝田尉。以书判拔萃,授河南主册,收集贤校理。朝臣推荐其文行,迁右补阙,侍御史,刑部官员外郎。迈以叔叔、兄弟姐妹都在江介,属蝗虫年饥,恳求江南上佐,由滁州刺史授予。入为司门郎中,迁右劝医生,累上表达时政得失。转到事中,属校定考课,迈固让,以授官日近,没有政绩,不敢当考试,时人重之。迁尚书右丞。
赵尚书省将作监元永作为摄太尉享受昭德皇后庙,以私忌日不受誓诫,为御史劾奏奏,与礼官、法官集议。迈奏状说:“臣按《礼记》,大夫士将祭于公,既视而父母死,又视而父母死。又按唐礼,散斋有大功之丧,致斋有周亲丧,斋中病,即回家不祭事,无忌日不受誓言。虽然假宁禁忌日给假一天,但《春秋》的意思不是以家事辞王事。今天以假宁常式为基础,违反牺牲新生命,酌其轻重,誓诫则严于事,校其礼式,忌日是一种普通制度,求典据,事缘推荐,不宜以忌日为词。因为是永坐罚款。
[img]114155[/img]
迈九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岁余,迁中书侍郎。时大政决在陆治、赵景,迈谨身中立,守文奉法。友爱恭节。迈从父弟,剑南西川判官,卒于成都,葬于洛阳,路由京师,迈奏请到城东哭于棺材,许之。现代宰臣大多自以为崇重,三服之亲,或因此而吊临;而迈独振薄俗,请临弟丧,士君子就是之。十二年九月,迈在政事堂中风,肩舆而归,上表请罢官,不许,诏宰臣就问病。自是凡五上表,坚乞骷髅,诏说:“卿操履贞方,器识淹茂,自居台辅,益见忠清。方借谋猷,岁月滋,章表屡,陈请再三,闻婴难夺。而且备养贤之礼,宜遂优闲之秩,告免之诚,虽然是恳至,俯从来玩,用得好。"乃除太子客人。贞元十四年卒,时年六十,送太子太傅,以布丝。迈再娶无子,以父弟子为代。
卢迈:唐德宗朝宰相,奉公守纪,不谋私利,作风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