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王播进士及第,又举贤良方正科,补授县尉。任内剖断狱诉,明察秋毫,迁监察御史。唐宪宗担任盐铁转运使,负责国家财富。西川出镇,因被二臣皇甫」陷害。率军反击吐蕃侵略,夺取吐蕃峨和、栖鸡等城市。但由于这次贬降改变了以往的廉洁作风,剥削了人民,结交了权利。唐穆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到唐文宗时,加官到左仆射,累封太原郡公。大和四年(830年),王播病逝,年七十二。太尉被授予,死后的头衔“尊”。王播历仕六帝,“居官强济”,精于官事。又擅长书法,尝书凤翔尹为国修寺碑(见《墨池编》、《佩文斋书画谱》等。).
人物生平
刚直不阿
王播原籍太原,父亲王恕,曾任扬州(今江苏扬州)仓曹参军,随后以扬州为家。
王播生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在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考中进士。同年,他还应该做一个贤惠的方正科,成绩优异,补充县尉(今陕西周至)。
在任期间,王播解除了监狱诉讼,明察秋毫,赢得了御史中李文的赏识,并被推荐为御史监督员。当时,政治腐败和贿赂公众。作为一名皇家历史监督员,王播正直而不畏权贵。他冒着失官的危险弹劾,免去了腐败的云阳(今陕西)县城源咸季,被提升为皇家历史。
[img]112391[/img]
地方干吏
贞元未年,王播因得罪傲慢的京兆尹李实,被贬为三原县令(今陕西富平西南)。任职期间,县里的豪强犯法,也用法绳之,不宽恕,年终考课,成绩为“首都之最”。
唐顺宗即位,任命王播为司机外郎。他执法严明,严厉打击失败者,政绩突出。晋升为工部郎中,知御史杂事。后来,王播担任长安县长。当时关中饥荒,各镇禁止粮食出境。王播放明朝廷,下令各地救援,关中人民赖以渡过饥荒。
此后,王播多次迁往刑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务。
主管漕运
自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以来,王播一直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负责运送朝廷征收的财政收入。他因其出色的政绩受到同事们的称赞,并多次受到皇帝的表扬。
元和九年(814年),宪宗下令对淮西(治河南汝南)强藩吴元济进行攻击,各官军紧急出动,军需供应极其紧张。作为盐铁转运使,王播推荐深通“泉货盈虚”的程毅为副使,赶赴江淮督促财富。朝廷用兵三四年,“兵得无疲”。王播为淮西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img]112392[/img]
晚节一变
元和十三年(818年),王播被宰相皇甫博排斥,调离中央,前往剑南西川(今四川成都治所)。他的盐铁转运使程毅继承了他的职位。同年11月,他率军反击吐蕃的侵略,夺取了吐蕃峨和、栖鸡等城市。然而,这次降职对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改变了过去几十年的作风,专门为权贵服务。
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朝,王播居官十年,曾两次担任宰相,是通过严格剥削人民、贿赂权贵而获得的。唐穆宗一到位,立即贬低奸相皇甫。王播在西川闻讯,“大修贡献,结贿宦官,求宰相”,迅速被召回朝廷担任宰相。当时河朔三镇(卢龙、成德、魏波)陆续复叛朝廷。在这件事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上,作为宰相的王播“不知所措”,因此被罢相,调任淮南节度使者 (今江苏扬州治所)。王播上任之初,淮南遭受了重大旱灾,老百姓穷困潦倒,却加剧了盘剥敲诈,“人民怨恨”。
唐敬宗时期,权宦王守澄专权用事,王播“广求珍贵”贿赂。为了得到敬宗的提拔,还在盐铜税里,巧为苛敛,以“羡余”的名义,每月向敬宗敬拜,每年多达数百万元。
唐文宗继位后,加王播为检校司徒。大和元年(827年)5月,王播从淮南入朝,向文宗“献玉带十有三” 六月,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成为宰相,仍领盐铁转运使。
大和二年(828年),加太清宫使,进封太原郡公。
病逝
大和四年(830年)正月十九日(2月15日),王播因喉肿发作而去世,享年72岁。 唐文宗辍朝三天,追太尉,头衔为“敬”。
王播:唐代宰相,历仕六帝,精于官事,擅长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