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两个版本的故事,
三国时期有很多顶级战略家,他们经常为谁更强大,谁的计划更可行,争论不休。就来说说以下两个版本的三分天下。
东吴的鲁肃鲁子敬是第一个提出三分天下的人,当时东吴的孙权即位不久,还不到二十岁。孙权真诚地问鲁肃怎么走自己的人生道路。鲁肃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汉朝不能复兴,第二句是曹操不能死。也就是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汉朝已经没救了,存在400年的大汉必然会灭亡。曹操在北方的基础已成,全世界的人都无能为力。你孙权唯一的出路就是巩固你哥哥孙策留给你的江东基本盘,坐下来看看世界的变化,走向江东,时机流逝,向西发展,先打黄祖,再灭刘表,再取西川,隔江对峙,称帝为天下。三分天下的鲁肃不是曹操、孙权、刘备,而是曹操、孙权、刘章。鲁肃是吴国的第二任大都督,也是三国的顶级战略家。他的三分天下,吴国用了半个世纪,吴国也是三国中寿命最长的,说明鲁肃很聪明。
[img]111983[/img]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还提出了三分天下,但诸葛亮的《龙中对》比鲁肃的《榻上策》晚了好几年。诸葛亮的三分是曹操、孙权、刘备和鲁肃版。他只是把刘章换成了刘备。他以荆州为基础,在西川取得进步。当世界发生变化时,他会变得专横。
鲁肃和诸葛亮,谁更聪明?
就提议时间而言,鲁肃比诸葛亮好几年。诸葛亮还在南阳当农民。刘备投靠刘彪,驻扎在新野。他甚至没有自己的领土。鲁肃自然不会考虑他。
从最终结果来看,刘备成功夺取西川,三分之一,效果最明显。鲁肃的三分世界基本没有变化。比如孙权有三块钱,鲁肃说三块钱就够了。诸葛亮的三分是刘备没钱,升到三块钱。基础不一样,难度就不用说了。
[img]111984[/img]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鲁肃首先提出了这一点。当时诸葛亮还在卧龙岗耕田。诸葛亮有着广泛的朋友,与荆州名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哥哥诸葛瑾仍在东吴担任高级官员。诸葛亮的三分世界会听鲁肃的话吗?当然,没有史料可以证明这一点。这只是个人问题。
鲁肃和诸葛亮都提出了三分 两个人谁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