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珏(785-853年),字待价,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宰相,监督李仲舒的儿子。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早年丧父,事母孝顺。举明经进士,得到华州刺史李江的赏识,进入河阳乌重胤幕府。渭南县尉、右拾遗通过制科考试。长庆元年(821年),担任下营县令。唐敬宗即位,成为武昌节使牛僧汝掌书记。唐文宗继位,授殿中侍御史,历任度支郎中、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为宰相李宗闵辩护,得罪唐文宗和郑注,外任江州刺史。开成元年(836年),甘露变后,授太子(李永)客人,河南尹。李固言拜相,授户部侍郎。三年(838年)正月,授同平章事,当宰相,反对安王李溶册封皇太弟,使陈王李成为王子。唐武宗即位,授检校太尉,门下侍郎山陵使,处事不周,降为太常卿,担任桂州刺史、桂管防御观察等使。会昌元年(841年)三月,被仇士良弹劾,累贬昭州刺史。五年(845年),迁郴州刺史。
唐宣宗继位,迁至舒州刺史,以太子客人、分公司东都。大中二年(848),授予户部尚书、河阳节使,担任金紫光禄医生、检校右仆射、淮南节使、上柱国、赞皇公。大中七年(853年)去世,时年六十九,被授予司空,并被授予“贞穆”称号。
[img]111955[/img]
人物生平
连登三科
李觉(785-853年)是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德宗建中四年(784年),出生于楚州(今淮安)。他的祖先来自赵郡赞皇县(今河北赞皇县),住在淮河。他小时候失去了父亲,事母孝顺,在村里很有名。年方弱冠,即以明经科名排名第一。
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户部尚书李江出任华州刺史,遇见了李觉,交谈中看到了他丰满的天庭,非凡的外表,叹了口气。“观君之相,定非庸人之辈。“劝李觉不要只学经学,成为迂腐的学习,要展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李江的启发下,乃于元和年间举进士晋升第。河阳三城节使乌重胤,出自己伍,长帅,能与下同甘共苦,善待宾僚,礼分同至,当时名人,咸愿依之。他上表设置幕府,聘请李珏为幕友。时吏部主办文官选拔,择人之法有四种:一是身体,身材丰富;二是言语,言语辩正;三是书,楷法很美;四是判断,文理优长。觉四事皆可取,随后登书判拔科高等,即授渭南尉。不久,右拾遗被提升。
敢谏直言
在唐宪宗15年的第一个月,宪宗崩溃,穆宗登基。8月,宪宗葬于景陵。9月,大合乐于鱼藻宫观看比赛。他还召集李杰和李光颜进入朝鲜,并希望成为重阳节宴会的大臣。右捡起李珏等人的建议:
道路上都说陛下诏光颜等。将与百官高会。然而,一年之前,陵土新复,三年制,天下通葬。如今,诸侯国的代表刚刚离开,外国使者没有还清。他们怎么能不遵守皇帝死后停止举乐和宴会的规定呢?国王的行为是世界法律,所以我们不能粗心大意。而光颜,忠臣,方盛秋屯边,如令访谋猷,付以疆事,召之亦然。酒食之欢是厚邪吗?
[img]111956[/img]
虽然穆宗不接受他的建议,但他也知道他所说的一切都是合理的,所以他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李觉不能留在里面,而是下了丰令。武昌军事节使牛僧汝辟署置幕,聘请了觉署书记。文宗到位后,觉还朝廷侍御史。宰相魏处厚说:“天子祭祖的工具,怎么能说才能?”然后他给部员外郎送礼。
为相三年
李觉在一起才三年,很受青睐。然而,他陷入了朋友党的纠纷,受到约束,并多次要求撤退。皇帝委托李和杨,但郑秦和彝族知道政治事务。然而,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李觉终于随着文件的死而被宦官拒绝,几乎死了。
德泽淮南
大中二年(848年),宣宗立被内调任郴、舒二州刺史。
舒州位于安徽中部南部。著名诗人山阳赵鹏,文宗大和年间应进士未第,于是居住在长安,交朋友,进出馆阁。当时,李珏在北京任职礼部,后来升为翰林学士加户部侍郎。他和赵鹏既是同乡又是老朋友。赵鹏在《献淮南李仆射》一诗中说:“早年致富民侯”,“老恩如水”。赵鹏迁家浙西,武宗会昌元年,次年登进士第。这一次,他正在浙西探亲。听说李觉内调复官,非常高兴,于是他写了一首诗《回到路上送舒州李相公》,其中包括“静语清庙瑟,斗篷如九楼台”。“从此,我知道了尘埃,感受到了爱情,七真。③坛畔望三台④。随后,赵鹏又在舒州献诗,对李珏赞不绝口,并思附姬。诗云:
[img]111957[/img]
野人留在五湖船上,丞相兴歌郡国年。醉笔倚风飘涧雪,静襟披月坐楼天。
鹤归华表山河,气还青云雨露全。听说万方思旧德,一时倾望重陶甄。
此后,李觉以太子客人分公司东都,再迁河阳节度使。在河阳任上,他减免了高税重赋,并取消了陈欠宿债100多万元。后来,官部尚书召觉离镇入京,河阳府库十倍于初。不久,他被委以检校尚书右仆射,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当时,赵鹏正任渭南尉,还有一首诗《献淮南李相公》,希望李珏能再次进入中心,参与国事,排除小吃,重振朝纲。
傅岩高静见台星,庙略当时诗不庭。万里有云归碧落,百川无浪到沧琏。
军中老将传兵术,江上诸侯受政经。闻道国人思再入,镕金新铸鹤仪形。
晚年
几年后,李珏和赵鹏也相继谢世。在此之前,他考虑自己历经五朝,所以他没有因为内廷外镇而异,上表请立皇太子维天下人心。会江淮大旱,他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并将剩余的军粮作为储备,杀半价卖给平民。起初,淮南三任节度使都卒于镇所,有人劝他易署治事。他说:“皇帝命令我守卫扬州,这是我安定下来的地方。我该怎么办?当时扬州酒税偏高,宦官统领的神策军往往为豪商上利。比起病危,官属看到他躺在卧室里,只有以上两件事已经奏明朝廷,没有答复为恨,没有一字提家事。大中七年(853年),病逝于任,享年69岁。开国公封上柱国,赞皇郡,食邑1500户。赠司空,贞穆,贞穆。
李珏:唐朝宰相敢于直言不讳,后来被宦官拒绝并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