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772-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市乔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乔城区),后迁至无锡(今江苏省)。唐代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他的一生卷入了牛李党的斗争,是李党的重要人物。
出身赵郡李氏南祖。六岁丧父,随母迁无锡(今江苏无锡)。唐元和元年(806年),进士及第,补国子助教,历任江、滁、寿、汴等州刺史和宣武军节度使,宋亳汴颖观察使,入朝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尚书右仆射,换门下侍郎,封赵国公,为相四年。淮南节度使。唐会昌六年(846年),病逝扬州,追太尉,死后称“文肃”。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李绅与元祯、白居易交往密切。二十首《乐府新题》已经丢失。年轻的时候,我见证了农民整天工作,但不能吃饱。我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了《同情农民的第二首歌》,广为流传,被誉为同情农民的诗人。《全唐诗》录其《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今编为四卷。还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宫调》中。
后世评价
《新唐书·李绅传》:李绅,字公垂…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
[img]111774[/img]
计有功《唐诗纪事》:开成间,绅集其诗为《追昔游》,盖叹逝感时,发于悲痛而作。或长句,或五言,或杂言,或歌,或吟,或乐府齐梁,不一其辞,是牵思所属尔。起梁汉,归建元,升汉园,感恩遇,歌帝京风;被诽谤、历荆楚、涉湘元、逾岭桥、到荒、止高安;移九江,泛五湖,过钟陵,追荆江,守滁阳,转寿春;改客,留洛阳,历会稽,过梅里;被诽谤的人将为客人分工,返回东周;晋川守,镇人一梁。词有所怀,兴生于怨。所以或隐或显,不常说,冀知音在异时已经过去了。
《吸古阁书跋》毛晋〈追昔游集〉》:(绅)与李文饶、元微同名,人号“元与三俊”...回忆游说怀,俯仰感慨,一洗唐人小赋柔摩风气云。
《唐音贵签》胡震亨:李公垂的《追昔游诗》,大是宦梦难醒;然而,它的写作写兴,曲备了一生穷泰之感,也让披卷者代为然。
贺裳《载酒园诗词又编》:短李自负于歌行,乐天也称之为歌行。吕温很少被《同情农民》的诗所欣赏。在这两个独特的传说中,吕之的欣赏真的不可笑。歌行不能再见,只有《追昔游集》的耳朵,挺有体格的。
《四库全书总目》:绅与李德裕、元祯号“三军”。白居易也有“笑劝迂辛酒,悠闲吟短李诗”这句话。今天看这一集,音节很慢,似乎无法同时与众人竞争。然而,它是安静而优雅的,没有雕琢和精致的习惯。它的特点也高于晚唐所有人的精致刻画。
宋育仁《三唐诗》:五言起源于谢惠连,但炼蓄不深,时而泛滥;七言托体初唐,纵横,格律已疏,颇嫌墨障。长歌是《苏台》,短歌是《莺莺》,容貌美丽,期待生情。里谣七字,古风五言,不减张,王,渊然足讽。
[img]111775[/img]
轶事典故
生活豪奢
进入仕途飞黄腾达后,李绅在诗歌中失去了同情农民的心,逐渐变成了一个花天酒地、滥施淫威的腐败官员。随著官职的提升,李绅“逐渐奢侈”。据说李绅一餐的费用往往高达几百贯甚至几千贯。当淮南节使李绅时,对人民的疾苦极为漠不关心。李绅治下的百姓,整天惊慌失措,纷纷渡江淮逃亡。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与李绅同时代的人都对他嗤之以鼻。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应邀参加了当时扬州节让李绅安排的宴会。他看到李绅家里有成群的私妓,其中一个是色艺双绝的歌妓,感慨万千,于是写了一首诗《赠李司空妓》:“高髻云仆宫样妆,春风杜韦娘。司空常见闲事,切断苏州刺史肠。“诗歌的大意是:美味的葡萄酒,美丽的歌手,轻松的歌舞,李司空已经习惯了,尊重优于奢侈和侵蚀的生活,但我的刘禹锡却心碎,心不忍心。
李先生被定性为酷官,因为他过着奢侈的生活,为官酷暴,滥施淫威。根据唐朝的规定,即使死后也要被剥夺头衔,子孙后代不得当官。因此,死去的李先生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
滥施淫威
李绅发财后,不仅过着奢侈的生活,还爱耍权威,无情无义。据《云溪友议》记载,李绅发财前,经常去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做客,每次见到李元将都叫“叔叔”。李先生发财后,李先生将巴结他,主动降低他的一代,称自己为“兄弟”和“侄子”。直到李先生称自己为孙子,李先生才勉强接受。还有一个姓崔的巡逻官,和李绅有同科进士的友谊。有一次,他特意来拜访他。他刚住在酒店,家仆和一个市民打架。李绅问家仆是干什么的,家仆说:“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居然将仆人和市民处以极刑,并下令逮捕崔巡官,说:“以前我认识你,既然来了,为什么不来见面呢?崔巡官迅速磕头谢罪,但李绅还是把他绑起来,打了二十杖。崔巡官被送到莫陵时,吓得脸如死灰,连哭都不敢哭。当时,人们纷纷议论:“李绅的族叔反过来做了他的孙子,李绅的朋友成了他流放的囚犯。”
[img]111776[/img]
由于李先生是一名官员,当地人经常感到害怕。许多人甚至渡过长江和淮河逃跑。他们的下属向他报告说:“当地人逃跑了很多。”李先生说:“你见过用手捧小麦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糠随风而去,不需要报告。”
助敌圆梦
作为淮南节度使,张又新任江南郡守罢官。一直和李绅有间隙,做什么都对着。罢官后还乡,遇风翻船,淹死了两个儿子。身体不幸,很难过,又担心李绅会报复他。于是他给李绅写了一封长信,表示自己的愧疚。李绅很同情他,便在回信中说:“过去争论的话,我怎么能记恨呢?我早就忘记了彼此之间的错误。张郎中非常感激,亲自感谢,两人释嫌和好,同时也是朋友。两个人经常一起开心地喝痛饮。
张郎中曾从事广陵工作,与一位风尘女子相处得很好,但相爱而不成眷属。二十年后,在李绅家喝酒,碰巧相遇。四目相对,泪将欲下。李绅去换衣服,张郎中用手指蘸着酒,在木盘上写字,女人记得字。李绅回来后,张郎中端着酒杯发愁。李绅感觉到了什么,叫女人唱歌佐酒。女子便唱了张郎中刚写的一句话:“云雨分飞二十年,当时求梦不眠。今日头白重相见,还上襄王龟甲宴。张郎中喝醉了,李绅让女人和他一起回去。
后人对李绅的评价如何?与他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