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铉,字台硕,博陵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唐代宰相,义成军节度使崔元略之子。
崔铉出生在博陵崔的大房子里。进士及第,先后担任荆南掌书记、左拾遗、知制高、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等职务。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与首相李德裕不和谐,担任陕郭观察使。
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再次拜相。大中五年(851年),支持白敏中征集党项,迁右仆射,封博陵公。大中九年(855年),他再次罢相,担任淮南节度使,兼任校司徒,封魏国公。唐即位,改为山南东道、荆南道节度使,参与庞勋起义的平定,最终在任上死亡。
[img]111766[/img]
主要成就
崔炫在武宗、宣宗年间两次拜相,曾任学士崔迅、薛逢编写了40卷《续会要》,续编了从德宗到宣宗年间的历史事件。之后,使相出镇淮南,讨平康全泰叛乱,收复被叛军占领的宣州。
庞勋之乱时,他担任荆南节使,派军守卫江湘关键,使叛军不敢入境。
轶事典故
前程万里
崔铉小时候曾和父亲崔元略一起去拜访韩元,非常受韩元的喜爱。崔元略说:“这孩子最近在诗道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韩黄便指着架上的鹰,让韩黄赋诗歌咏。崔铉接过纸笔,立刻写了一首诗:“天边心性架头身,想飞没有理由。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韩黄叹道:“这孩子可以说是前途万里啊!后来,崔铉果然进士及第,出将相。
[img]111767[/img]
炙手可热
崔炫担任宰相时,任命亲信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等人参与议政,权盛一时。京师有句谚语:“郑杨段薛,炙手可热;欲命通(指命运亨通),鲁绍壮蒙。唐宣宗也听说过这一点,把这16个字题放在屏幕上。郑鲁时是刑部侍郎,崔铉想把他介绍给宰相,但宣宗却把他放在河南尹。后来,宣宗对崔铉说:“郑鲁被外放了,朝中事还是你说了算吗?崔铉恐慌地请罪。
人物评价
韩伟:这儿可谓前程万里。
李晨:崔铉瑞玉凝姿,春林发秀,贞洁实德,谦虚保光。冲用既在化源上,又在理本上达到实实,擅长松桂后凋谢的色彩,节日自高;含有希代金石的声音,声音独特。
崔铉任相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与他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