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畋(tián)(825-887年),台文、荥阳人、唐代宰相、诗人、桂管观察使郑亚之子。
出身于荥阳郑氏。在藩镇幕府为官的进士及第。咸通五年(864年)入朝,累官到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后来贬梧州刺史。唐熙宗即位,被召回朝,任兵部侍郎。乾符四年(877年),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乾符六年(879年),罢相,贬为太子宾客。广明元年(880年),出为凤翔陇右节度使。长安失陷后,并传唤四方,号召藩镇合讨黄巢。中和元年(881年),被部将李昌言逐离凤翔。中和二年(882年),也到成都,进位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和三年(883年),被排挤出朝,改为检校司徒、太子太保。光启三年(887年),在陇州病逝。将太尉、太傅送给死后的“文昭”称号。
人物评价
黄涛:以公负人才为荣,以硕望登庸。始人爱上了世界各地,一个人坐在一边。听到战略,晚上看到雨。扇子浇薄为春风,诽谤邪归直道。均施炉冶,高揭权衡。使铅汞不参,使每一分钱都不一样。因此,方圆任器,高下随宜。废指无偏,贤愚有序。(《代郑郎中上兴道郑相启》)
[img]111486[/img]
李茂贞:臣伏见当道故检校司空,同平章事郑,瑞应星精,祥开月角;圣代建洪炉,明昌成功。凤毛方浴在春池,龙节忽略右辅。旋以群啸聚,万猬锋存,苍黄而玉露省方,二是金门彻钥。九州相望,初犹豫从风;百辟无归,半疑而委质。而冲冠怒发,投手治兵;罗剑戟在瓶前,在瓶外练习。坎动誓众,惹鼓出师;驰羽在四方,畅皇威于万里。身维地轴,决横流,尽入东明;手正天关,扫妖星,重尊北极。至于囊沙减灶,伐鼓扬泾;四凶方奢于兽心,一段时间涂在龙尾。战略大振之捷,只在反掌之间。不料天柱朝摧,星夜陨;竹丝徒书于茂烈,松梓未焕于易名。(请赠送郑表)
康邈:相国战争训练兵,援旗誓众,摧锋督战,累挫凶渠,首芸奇谋,最终摧毁罪恶。之后,请求朝鲜,庸蜀复秉化权,匡国济时,始终一致,文经武纬,何谢故人。诗中说:“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相国有焉。(《剧谈录》凤翔府举兵讨贼条)
刘昫:①
文学深厚,器量宽恕。美风仪,神彩如玉,尤其能赋诗。和别人交朋友,荣憔悴如一。我开始做员外郎,但我不后悔郑薰没有把它放在省里。作相,薰子为郎,特奖为事中,列曹侍郎。它以德报怨,多此类。②
台文气势磅礴,志宿愤,慷慨誓众,全能临军;其实是掐贼喉,康天步,谓之不武,斯焉取斯?
孙光宪:古人文武融为一体,将军入相,现代裴行俭、郭元振、裴度、魏皋也是如此。然而,时有夷险,不能一概而论......郑文公首先倡导ZTE,传唤小偷,杀害黄寇,镇静关畿道。一旦部校李昌言威胁要赶走,他就无法固定自己的位置。
[img]111487[/img]
欧阳修:①
为人仁恕,姿采如玉。凡与布衣交朋友,至贵无少易。郑,薰子也。方秉政,为事中,为侍郎服务。它的损怨是这样的。巢之难,先诸军破贼,虽然功不尽,还相天子,坐筹帷幄,终能复国云。②
唐朝时期,思君暗庸,天脏其德久。纤人柄朝,战术不好。比如二人组和二人组(王铎)都是国家的天才,当他们超越世界的时候,他们会为世界而倡导。支持王室,几次中兴。俄罗斯利用逆竖乱宦官,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洪迈:若唐宰相300多人,自房(房玄龄)、杜(杜如晦)、姚(姚崇)、除了宋(宋靖),魏征、王贵、楚遂良、狄仁杰、魏元忠、韩休、张九龄、杨婉、崔佑甫、陆志、杜黄尚、裴毅、李江、李藩、裴度、崔群、魏处厚、李德裕、郑都是名宰。
黄震:出将有破贼之功,入相有运筹之益,成功身退,始终俊伟,唐末诸相,只有优艳。
王应林:颜真卿、郑毅以复兴为己任,倡义讨贼,志壮。真卿权移于贺兰进明,见袭于李昌言,功不克就。因此,与诚合,斯可以任天下之重。
李志:贼陷两京,天子奔跑,这正臣子奋不顾身之日。郑首倡大义,举兵讨贼,虽未见成功,但志也可嘉。
[img]111488[/img]
钱谦益:黄巢鹿茸微人,蒲贱人,志在熙熙攘攘,谋非远大。一旦长驱江表,径入关中,以郑台文的慷慨临军,王重荣和王处存之横身赴难,只足以集义徒,收复京阙,而卒无济于唐之社。蛇刺断腕,蚁巢断堤。史臣俯仰三叹者也。
个人作品
郑有《玉堂集》五卷、《凤池稿草》三十卷、《续凤池稿草》三十卷。
@ 《全唐诗》录有14首诗(《中秋月直禁园》、《麦穗两岐》、《五月一日紫晨等待时属直穿内行因书六韵》、《问题山王子晋庙》、《初秋寓直三首》、《夜景又作》、《秋夜直》、《禁直送崔员外》、《闻号》、《禁直与人饮酒》、《下直早出》、《金銮坡上南望》、残句2首;《全唐文》录其文11篇(《授武臣部宁节度使制》《授李师望定边军节度使制》《切责高行诏》《提官自陈表》《加知制自陈表》《谢承旨自陈表》《与韩君雄书》《与张文裕和魏博军书》《讨巢贼》《唐故上都龙兴观三洞》
郑留下了哪些作品?后人如何评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