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安潜(-898年),字进之(一作延之),清河东武(今河北省故城县)人。晚唐大臣、司空崔从第五子(幼子)、首相崔慎由弟弟。
崔安潜于大中三年(849年)进入士科,起家校书郎,历任万年县尉、殿中侍御史、礼部外郎、长安令、尚书右丞等职。唐懿宗担任荆南节度判官、江西观察使、忠武军节度使。唐熙宗时,他曾任命王仙芝起义军镇压,后调任西川节度使,增强西川军事力量,反对和亲南诏。广明元年(880年),他因得罪宰相卢携而被贬为太子宾客、分公司东都。同年冬天,黄巢突破长安,随行南幸成都,次年被任命为诸道营兵马副都统,随都统王铎镇压起义。中和二年(882年)迁检校司空,同平章事,任东都留守。后来唐朝政局混乱,他随波逐流,无所作为。曾在龙纪元年(889年)被唐昭宗任命为平卢军节使,但被王师范逐回长安。最后,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太子太师、上柱国、清河郡公。乾宁四年(897年)冬天,崔安潜奔赴华州,参观昭宗,次年在华州中风。死后被追赠为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死后称“贞孝”。
人物生平
镇守许州
崔安潜,出身名门,早年进士第一。唐一宗咸通时期,他一直是官运亨通。他曾任观察使、忠武军节度使,守卫许州。忠武军将李可封从守边地还许州,路过国家,胁迫其军事教练索要之前欠的粮食和盐,并在国内停留四天,使州惊恐不安。秋天,七月,李可封等人回到许州,使崔安潜逮捕并杀害了他们所有人。
[img]111281[/img]
往援宋州
唐朝时期,农民起义军首领王仙芝率众进入河南。崔安潜招募壮丁修复城墙,从不向朝廷要求费用。他的下属命令很聪明。王仙芝害怕,不敢进入陈和徐二州的境界。当时,宋威驻扎在曹州,多次被王仙芝打败,曹州也被包围。崔安潜派遣将军张自勉派兵7000人帮助宋州。忠武军一直被称为精英。张自勉征服了南月城,打破了叛军,斩首了2000级。王仙芝在夜间解围逃跑。宰相王铎和卢携试图让张自勉接受宋威的节度,另一位宰相郑毅向朝廷建议:“请将陈旭的三千兵马由宋威统帅。但宋威嫉妒张自勉的战功,想吞并他所有的军队,于是阴谋杀了张自勉。郑看透了他的初衷,上表朝廷说:“现在把所有的军队都交给宋威,让自勉因功受辱。安潜抗贼有功,却把朝廷精锐兵马交给宋威,以后要有急事,拿什么作战?这是劳不蒙赏,让世界人怎么看?“朝廷只下令忠武军4000人交给宋,其余由张自勉带回。
襄州救援
王仙芝率军攻占随州,活捉唐随州刺史崔休征。山南东道节让李福派儿子去救随州,被贼军打死。李福上奏朝廷请求援兵,朝廷派左武卫将军李昌言带领凤翔骑兵到随州500人。王仙芝转而攻掠复州、营州。忠武军大将张贯等4000人与宣武军前往襄州,却从小道从申州、蔡州逃回原籍。唐熙宗下令忠武节使崔安潜、宣武节使穆仁裕派人戒约张贯等士兵,并要求他们到襄州救援。
[img]111282[/img]
遭诬被罢
不久,高平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贪官和污吏依靠高平作乱。崔安潜杀死了他们所有人,使蜀中安全。然而,首相卢携一直是高平行的厚者,上表诬陷崔安潜。结果,崔安潜被解雇为王子、客人和东都留守。后来,南诏使者赵宗正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中国书记门下没有直接回答南诏督爽的最后通牒,而是以西川节度使的名义写了一封信,要求崔安以当地官员的身份回答南诏。
荒唐离职
起初,崔安潜坐在许昌,田令孜为陈敬琏向崔安潜求兵马使的官位,崔安潜没有许诺。陈敬轩因田令孜而获得左神策军的军籍,几年后,多次迁官为将军。田令孜看到潼关以东群盗势力日益壮大,暗中为以后逃到西蜀做准备。因此,请以陈敬轩、左神策将军杨师立、牛旭、罗元高坐在三川。唐熙宗命令四人打击,陈敬轩获得第一名。西宗以陈敬轩为西川节日使者,取代崔安潜。公元880年8月13日,崔安潜在朝廷任命前西川节为太子客人,分公司东部充当闲职。
病逝追赠
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后,唐熙宗逃出蜀中,以崔安潜为王子少师,王铎任都统,后任王子少师崔安潜为副都统。平卢节使王敬武死后,朝廷以崔安潜接任,并授予检察院太师兼侍中。然而,王敬武的儿子王师范拒绝崔安潜入境,崔安潜不得不返回,被朝廷任命为检察院太师。不久之后,崔安潜病逝,追求太师。
崔安潜:晚唐官员,任职期间随波逐流,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