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远(-905年),字昌之,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唐代宰相。
他出生在博陵崔的第二个房间。河中节使崔宇的孙子崔丹的儿子。唐天佑元年(904年),随昭宗东迁洛阳,罢相,守尚书右仆射。两年(905年),刘灿希朱全忠诚,贬为白州司户参军,立即将滑州白马驿送死,投尸黄河。
[img]111257[/img]
人物生平
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崔远,字昌之。唐昭宗龙年(889年),进士及第。大顺初,以员外郎知制高,充翰林学士,正拜中书舍人。乾宁三年(896年),转户部侍郎,封博陵县男。再转兵部侍郎,以本官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再迁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唐天佑初,从昭宗东迁洛阳,罢相,守尚书右仆射。二年(905年),刘灿希朱全忠诚,贬为白州司户参军。不久,梁王朱全忠将独孤损、王赞、赵崇等人交给滑州白马驿,尸体投入黄河。
亲属成员
崔远出生在博陵崔氏的第二房。崔氏是唐代博陵崔氏的四室之一,始祖是前燕秘书监崔懿的第二个儿子崔坤。作为中原门阀的“五姓七望”之一,博陵崔氏自汉代以来家境显赫,引起了唐朝统治者的关注。为了抑制中原门阀士族的影响力,唐朝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李治下令禁止结婚,包括崔懿八子后裔在内的“七姓十家”相互通婚。然而,禁婚诏的执行也大打折扣,不但没有起到削弱“七姓十家”的作用,反而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身份。晚唐以来,博陵崔氏二房家族成员有20多名居民,其中包括拖绅和历练台阁藩岳。他们是唐代大中以来的名门望族。博陵崔氏二房被推为“甲等”,是当时世界上的“士族之冠”。
[img]111258[/img]
祖父:崔宇,字朗士。河中节度使;
父亲:崔丹,字知止。唐大中十三年,登进士第,累迁礼部员外郎,位终吏部侍郎。
人物评价
据《旧唐书》记载,崔远文才华横溢,风神凛冽,时人仰慕他为人,当时有人看到他,以为是钉座梨,比喻他是座位上的珍宝,受到人们的尊敬。
崔远:唐末宰相,后人如何评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