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的人物蒋干、字子翼、九江人。
说到蒋干,我们立刻想到了“蒋干偷书”的典故。偷了周瑜留在桌子上的信,中了周瑜的反对计划,让曹操“断手断脚”杀了水军总督蔡茂和张允,帮了周瑜一大忙。然而,这实际上是《三国演义》对蒋干的虚构和“抹黑”。真正的蒋干根本不是这样的形象。
[img]110573[/img]
蒋干,字子翼,生卒年不明,出身不明,父母不明,九江(今安徽寿县)人。东汉末年的名人和辩论家。
蒋干长得仪表堂堂,以辩才称。当时江淮地区,在辩论能力方面,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曹操平定北方后,准备南下进攻,割据江东孙权。在这种情况下,他提出了周瑜的想法。一方面,周瑜是孙权的大都督。如果周瑜能投降,那就是卸下孙权的手臂;另一方面,周瑜年轻有才华,热爱才华的曹操非常喜欢周瑜。@ 曹操派以辩才为名的蒋干去见周瑜,希望能为周瑜而战。
蒋干去见周瑜的过程是光明正大的,没有奸诈和算计。周瑜一见到蒋干,就开门见山地问他,你是来给曹操当说客的吗?蒋干称赞周瑜,表示他只是钦佩周瑜的才华,来见周瑜,而不是当说客。周瑜不谦虚地说,虽然我不如古代的音乐家奎和老师,但我也懂得节奏。
于是周瑜招待了蒋干,他们聊得很开心,很投缘。三天后,周瑜邀请蒋干参观他的军营,拿出孙父子给他的衣服,给蒋干看。他真诚地告诉蒋干,这个男人生活在一个世界上,但他要求一个明主来欣赏和尊重他。孙权就是这样一个明主。他对我很好。我不会背叛他的。蒋干笑而不回答,也没有继续说服他。
[img]110574[/img]
蒋干回来后,他告诉曹操,周瑜宽宏大量,优雅,几句话也不能离开他们的国王和大臣。与此同时,他还建议曹操放弃招募周瑜的计划。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曹操、周瑜还是蒋干,他们都是正气郎朗,气度非凡,完全没有奸诈这样的东西。尤其是蒋干,他有满腹辩才,也接受了曹操交给他的任务。然而,当他看到周瑜“宽宏大量、优雅”时,他甚至放弃了用辩论说服周瑜投降的计划,并说服曹操放弃招降周瑜。蒋干的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成全周瑜的气节。显然,历史上真正的蒋干与《三国演义》中猥琐偷窃的恶棍形象完全相反。
蒋干是谁?他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形象?